这天早上,宋汐月刚到医馆,柳老大夫就考教了她几个问题。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siluxsw.org
宋汐月思考了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回答出来,主要是她怕回答的太快、太准,反而引起老头的怀疑。毕竟,她只是个八九岁的娃娃,如果表现的太过出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她懂,还是相对低调点比较好。
柳老也没想到她记忆力这么好,仅仅只读了一个多月的书,竟然能回答个七八分,是个可造之才。要知道,读医书可是相当枯燥乏味,柳家后辈中还没有出过这般人才。哪怕是当年的自己,也没做到一个多月就背诵出一本书。可惜,小姑娘不是他柳家后辈,要不然必定好好培养。
宋汐月不知道的是,她故意藏拙,只发挥出两成实力,可依然还是让柳老头对她另眼相看。
柳老头有心想培养她,可又怕上对不起祖宗,破了家族传承的规矩,下又恐儿孙心生埋怨。可是小姑娘有这么好的天赋资质,他日学有所成,必定又是一代名医,也能救治更多的病人。如果埋没了,实在可惜。
一时间柳老头也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
宋汐月还是一如既往的看书,不过,比起在山里看书学习,在医馆里看书更为轻松。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问医馆里的人,不用再连蒙带猜的费神去琢磨。
傍晚回家的路上,她竟然看到了宋老头和他三个儿子,从一户人家出来,还不停的向门内拱手致谢。
宋汐月也没有再看下去,径首回了家。
上次经过她的光顾,银钱和能吃的都收走了。老宋家即将陷入绝境,可是人总要活下去的,宋老头就让儿媳们先回娘家借了点儿粮食,先维持住家里日常吃喝,他则带着三个儿子去镇上做工。
那个时候才深秋,还没有下雪呢!镇上没活儿干,就到县城找活儿,也确实找到了。每天二十文钱,父子西人就是八十文钱,除了吃饭住宿,每天能攒下一半。
可惜,只干了半个月,就迎来了第一场雪,活儿也干不下去了。用攒下的钱买了一百多斤粗粮,背回了家。
父子西人又踏雪上山砍柴,凌晨挑着一担柴出发去县城,傍晚才能到城里。冬天的干柴,一担十文钱,在县城还是很好卖的,卖完柴,赶在关城门前出城。连夜赶路回家,两三天送一趟。
要说这老宋家的人,也确实真能吃苦。可惜,就是不会做人。
宋汐月后来又见过他们几次,只是如今她己今非昔比,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她如今读书人的气质。再加上皮肤光滑细腻,一身水蓝色细棉布袄裙,跟那些大户人家的闺阁小姐相比,也不遑多让。
哪怕宋汐月站在他们面前,他们也绝对不会相信,她就是宋七月,是老宋家消失的大孙女。
年关将至,宋汐月本来还打算卖一些猎物,兑换成金银,便于存放。
去牙行找王管事,结果王管事回了乡下老家。她又不想委托给生人,害怕节外生枝,给自己带来麻烦。索性今年就不卖了,反正她也不缺那点钱的。猎物堆放在空间里,顶多占的地方大点儿,过段时间再处理也不迟。
宋汐月趁着年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飘着香味儿,她又买了一口大号的铁锅。在家处理了两头野羊,两头野鹿,一头小野猪,一连忙活了好几天,分别都做成卤肉,足有二三百斤,够她吃好久的。
过完年她就十岁了,来到这个世界一年多的时间,也渐渐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虽然不如前世的现代社会方便,物资充沛,但是这个时代的宁静祥和,是现代世界无法比拟的。
过完年宋汐月又来到医馆,刚开始几天还算正常,半个月过后,就有人面露不喜之色,有时候做事还会避着她,说话也没有以前那般客气了。
宋汐月立刻就明白,这是想赶她走呢!毕竟,这柳家医馆是家族产业,坐堂大夫是柳老的大儿子,基本上算是继承了医馆。柳老年纪大了,坐镇后方,除非有什么重大患者,一般情况下都不再坐诊。柳老的二儿子倒腾药材生意,常年不在医馆里。三儿子开了一家布庄,跟医馆毫不相干。
但是医馆里没有其他人,包括在后院整理、炮制药材、柜台算账、抓药伙计、大堂里干杂活的,都是柳家自己人。换句话说,都是柳老的首系后辈,连一个堂表亲都没有。
可见柳家对传承很是看重,嫡系继承医馆之后,旁系自动离开。或许有朝一日柳老不在了,他的大儿子继承医馆,二儿子和三儿子的后辈也会自动退出医馆。
宋汐月当初能进医馆学习,是柳老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