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愕然,齐齐看向周臣:这也是你设计的情节?想再引爆一个话题?
周臣环视一圈,哭笑不得,说道:“在下以人格担保,此乃意外!定是某些想走捷径成名的少年来碰运气!”
一位退休老干部对门子喝道:“历年雅集,总有妄图一飞冲天的后生晚辈想蹭热度打出名气!这两人是童生还是秀才?”
门子嗫嚅说:“两个后生仔都不是读书人,一个是淮南行商,一个是苏州本地漆匠。”
众人哄堂大笑,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连这等下里巴人也敢来雅集碰瓷!
周臣倒是笑着说:“此等小人,瓦片来碰瓷器,一旦成功就是声名大噪,失败了也不过和原来一样!当真是门槛精,拎得清!且看看他的画作!”
周臣说着在桌上铺开画卷,只见是一幅秋山苦吟图,粉图黄纸,文雅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画者刻画秋山巍峨,用笔顿挫劲利,描述行吟者的萧索则线条简约,颓废之势跃然纸上。
这画生动天真,竟然与时下流行的板刻习气完全不同!
再看画上诗作,用蝇头小楷写道: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卧槽!这诗在大明也是极上品!哪怕李东阳复生,也写不出这等好诗!
诗与画情景交融,简直就是绝配!
周臣文徵明唐伯虎王宠这四大怀才不遇的苏州普信男,吟诵一遍此诗,不禁感时伤怀,悲从中来。又哽咽读了一遍,互相抱头痛哭,又癫狂大笑。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