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49章 舌战群儒

第149章 舌战群儒

世人津津乐道斩将夺旗陷阵先登四大军功,并把历代武将的传奇写入小说、话本,由说书人在酒肆茶馆讲得口沫飞溅,其实这些武将无非是匹夫之勇。?x¨x*i.a,n?g*s+h¢u`..c+o?m\

别说匹夫之勇,在高层看来哪怕是开疆拓土也比不过救驾、拥立、从龙之功。因为天子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是天下道统的象征。天子即使是一个白痴呆子,只要他坐在龙椅上,那万民的内心就踏实,有行得正走得端的底气,人间就有秩序。

所以张璁桂萼等人与朝臣为敌,于重重围攻之中为嘉靖夺回父母,这个功勋实在与天同高。杨植没有任何心理不平衡之感,他很有自知之明。

“杨植,你没有自知之明吗?”东朝房里,前南京国子监祭酒、现吏部侍郎汪伟凭着老师的身份大喝一声,打断了杨植的自省。

自乔宇辞职后,吏部尚书这个位子就成了烫手山芋,嘉靖先后任命南京的尚书杨旦、廖纪接替乔宇,都被两人拒绝,汪伟不得已,以吏部侍郎的身份主持廷推。

“四品以上官员和科道才能参与廷推,你的资格还不够!”

尽管与杨植有旧,但众目睽睽之下杨植施施然踏入东朝房,汪伟不能不严明纲纪。

杨植毫不拘束地看了一圈东朝房里的官员,一拱手道:“汪老师,罗掌院告假,由弟子代其参加廷推!”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充分,何况翰林对外朝人事变动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大家只觉得是罗钦顺让弟子来见世面旁听,便由得杨植腆着脸一个人站一队。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汪伟咳嗽一声道:“诸君!当今三边动荡,有必要重设三边总制一职,今日廷推。

吏部经过甄选,提出三名候选人,分别是杨一清、彭泽、王阳明,请诸君畅所欲言!”

因为三边总制只能从尚书级别的官员中挑选军功卓着者,范围极其有限。所以只有这三人够资格。

彭泽当过兵部尚书,军功虽然很高,但三人中身份最低而且犯过错误,很快出局。

王阳明也很快出局,朝臣都是理学人士,一向讨厌心学理论;打过仗的朝臣很多人认为王阳明的军功纯纯的捡了个便宜,是张文锦坚守安庆,李充嗣率水师大败伪宁军才使王阳明在南昌城北擒获朱宸濠。以王阳明平内贼的战绩在塞外与来去如风、抢一把就跑的鞑子作战,恐怕凶多吉少。

杨一清十四岁时以神童秀才的身份入过翰林院,三边总制这个差遣就是在成化年间专门为他设立的,本人有太子少傅加衔,资历、军功完全超配,总之也是一个喜欢在边关打仗的翰林。00晓税网 追醉芯章踕

杨一清众望所归地被推举再做冯妇,只待朝廷下诏书到镇江起复他了。

众人了结三边总制人选事项,便一起看向杨植。

汪伟见杨植一脸无辜不懂事的样子,出言提醒说:“杨侍讲学士,下面要廷议你的功劳,你应该回避。”

杨植诧异道:“为什么罗掌院要回避?就因为罗掌院是我的老师?朝臣之间哪个没有师生、同乡、同门、父子兄弟关系,廷推廷议时从来不用回避的!”

众人一时没有明白过来,杨植见大家的神色,解释道:“站在诸君面前的,并不是我,而是罗掌院!我的意见就是罗掌院的意见!”

“啊?”众人从未听过如此清新可人的说辞,一时哑然。

汪伟当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已熟知杨植的风格,想起日本土特产,杨植又是朝堂新人,便耐心劝道:“廷议叙功之时,当事人往往会被大家用放大镜来审视,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当事人恐怕受不了!何况你在场,大家拉不下脸来,不能畅所欲言!”

杨植一拱手道:“在下区区一个后辈,新晋侍讲学士,第一次参加廷推廷议,是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来的!

请各位前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吝赐教!在下并无所谓。”

朝臣中有南京调过来的,讥讽道:“当年南京朝廷廷议东征日本,你不是以南京锦衣卫的身份在廷议时听记过吗?”

杨植毫不脸红:“那根本是两回事!前辈不要在这上面吹毛求疵!”

汪伟没有办法,说道:“行,既然你愿意旁听,那我们就开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