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54章 此明朱家事也

第154章 此明朱家事也

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击退恶奴!

三剑侠的老大,江湖人称金灯老剑客苏孚敬,来自雁荡派;老二称九头神雕云飞扬,来自庐山派;老三称玉面小达摩成天化,来自南海派。_h*o?n`g\t\e·x?s~..c~o~m/

此三侠行走江湖,专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赶走恶奴后,三人毅然护送宝玉回乡。

曹宝玉继续向信阳而行,某晚真武大帝托梦道:那公爵之位本来就是你的,为何稍遇挫败即放弃祖先出生入死打下的官禄?

宝玉猛然警醒,不再回信阳而是转向长安,正逢朝廷开科举,宝玉报名参试,一举高中状元!

唐皇大喜,将公主许配给曹宝玉,又任命曹宝玉为八府巡按,带着三剑侠巡视山东。

那曹宝玉在曹州府放告审案,严惩恶奴,终于夺回属于自己的爵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小说非常新颖,集大明王朝流行的公案、神魔、世情、剑侠四大传奇题材于一身,故事情节生动宛转扣人心弦,人物命运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令人不忍释手。

小说的真正主旨是最后一段曹宝玉巡按的判词,判词揭穿了恶奴的狼子野心,昭示了曹宝玉袭爵的天然合理性,不过是把张璁的言论通俗化而已。

嘉靖花了三天时间连读三遍,然后细细品味书中的隐喻。

曹这个姓氏,起源于夏朝的曹国,周灭商后,将曹氏改封至邾国,邾国后代有以朱为姓,所以曹、朱二姓同祖同宗。

再看主人公衔玉而生,口中一个玉,按唐时的行书简化字,口中有玉即是“国”字!

那玉上的八个字,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相对应,分明隐喻传国玉玺!

至于“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除了说的是自己,还能说谁?

宝玉被恶仆迫害追杀,正遇真武大帝托梦指点,世人皆知真武大帝就是皇明太宗!

这小说竟然是写明朱家事!

小说中恶管家骂人时说“先人板板”,其影射不问可知。

那三剑侠来自雁荡派、庐山派、南海派,简直就是呼之欲出!

虽然是民间俗透的才子高中状元娶公主任八府巡按报仇雪恨的故事,但哪个读者不喜欢看这种爽文?

嘉靖把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唤来,让他去查一下此书来历、影响。

数日后骆安来报:“此书在十二月中旬出现在市面,因题材新颖情节曲折富于传奇性大受读者欢迎。面世不久就是新年假期,南北两京及运河沿岸、江南道等城市都有印刷出版,销售非常多。”

骆安看看嘉靖的神色,低声道:“现在大家都猜曹宝玉是写陛下,大管家是写杨首辅,还有人分析小说里的配角是朝廷中谁谁谁,假期里官民走亲访友时坐在一起闲聊此书已成为时尚。

北京已有说书人在茶馆说《宝玉传》。北直还有剧社把此书改编成戏本,三剑客勇救曹宝玉那段打戏,特别受欢迎;其次是中状元任八府巡按审恶仆那段。这是戏本子。”

嘉靖喔一声,接过戏本子翻了翻,市井文人的二创不外乎淡化了复杂的礼法探讨,简单直接地讲述一个好人有好人报,虽历经磨难,但正义最终得到申张的大团圆故事。他们把戏剧性冲突的重点放在人物的遭遇上,突出了曹宝玉的风流倜傥,死里逃生的惊险,母子重逢的喜悦。

这也是人之常情,嘉靖神色平常又问:“南北两京官员有什么反应?”

“以正面反应为多,有不少似有悔悟。”

“查出来小说是谁写的吗?”

“小说最早是北京城宝文堂书局印刷出版的,据他们说稿子是武定侯府的人送来的。”

嘉靖挥挥手让骆安退下,又拿起小说细细读起来。

书里夹杂着关中方言,用语通俗易懂,里面人物官职同时有唐朝行军大总管、宋朝转运使、明朝锦衣卫并存,似乎是学问不大的市井文人所着,但嘉靖还是在书里一些描写景物及人物的诗词中发现了端倪:有的诗词水平非常高,用典很隐晦。

特别是考进士中状元那一章,写皇帝阅卷、点状元的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