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63章 三皇五帝神圣事

第163章 三皇五帝神圣事

夫以曾经阁老身份,腆着脸教你几句,不知道树人老弟愿意听么?”

杨植精神一振:“晚辈敢不洗耳恭听!”

“老夫十四岁被征为翰林秀才,宪宗纯皇帝委派内阁相公教导我。”杨一清像一个正常的老人回忆起往昔光辉岁月。

“你猜内阁怎么教导老夫的?”

杨一清是要向晚辈翰林显摆众所周知的神童生涯?

杨植腹诽不已,神色庄重回答道:“晚辈猜来,应该是教育前辈要做圣贤,忠君报国。”

杨一清再三看看杨植的神色,突然又笑了一下道:“不是的,某内阁前辈教育老夫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所以切不可让皇帝瞎折腾。让今圣沉迷修道是件大好事,你做得对,我们都看在眼里,会支持你的。”

啊?拍嘉靖马屁本来是想让自己升官的,没想到居然被老前辈首肯!

杨植期期艾艾,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今圣这个年龄是最危险的。”杨一清继续陷入深深的回忆,“少年天子熟悉政务后,年轻气盛,很容易头脑发热,锐意进取清除积弊,以图恢复太祖太宗的荣光,结果就是把大明毁了,也会把自己毁了。”

杨一清顿了顿,喝口茶,看着杨植继续说道:“正德三年,大行武宗皇帝任用刘瑾设内行厂,既监控东厂,更监控百官;除李东阳前辈外,将内阁尽数更换,于是大举改革,清查各地积欠钱粮,追讨士绅将官外戚勋贵所占公地军屯,审计边镇亏空,削减宗藩爵位,改变社会习俗等。

于是正德四年天下皆反,正德五年,武宗的改革被迫停止,南北两京,近百名一、二品文武权臣被迫离职、致仕,吏部尚书张彩被处死,就连武宗的奶兄弟锦衣卫都指挥使杨玉亦被革职,锦衣卫镇抚使被问罪,内行厂五十多名番子、校尉被逮入狱,派出的清军御史、巡盐御史被召回,刘瑾以谋逆罪被凌迟。

武宗皇帝花五年打造的班底被一窝端,个个在青史上遗臭万年。”

这些人、事变动,在新鲜出炉的《武宗实录》均有记载,而当事人的解读就是一场大政变大清洗,杨植从未想过背景如此惊心动魄,呆了一下,脱口而出道:“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杨一清愣住了,拍桌子道:“这句话说得好,当浮一大白,拿酒来!”

两人干了一杯,待仆役出去带上门后,杨一清又继续道:“武宗皇帝没有太祖之能,却想行太祖之事,各地自孝宗皇帝以来,截留挪用公款,侵占公地无数,牵涉一千多名文官,历任左都御史、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数十人被削去官身,夺走三公三孤头衔,兵部尚书刘大夏被判充军;

只正德四年清查宁夏镇,宁夏都指挥使以下一百八十八名武官被收监;至于辽东、大同、蓟州等九边武官,若查起来,从上到下全要被一窝端;

孝宗时代的内阁首辅刘健、谢迁不经科举,直接任命同乡为七品官,武宗将刘、谢两人革去官身,甚至下诏曰刘健的同乡浙江余姚人永远不得入京为官。

但是,大行武宗皇帝敢像太祖一样,成千上万地杀官吏吗?他没有那个本事,结果招致反噬,只能推出刘瑾为挡箭牌,失去政权。

改革失败,但是武宗不死心,自正德五年始,年年往边关跑,提拔边将轻启边衅,希望打几场大胜仗以武功提高威望。

宁王叛乱,正中武宗下怀,武宗以平叛为名,率边军南下还于旧都,甚至于在镇江跟老夫夜谈,欲沿运河南下苏松、浙江,折腾大明财赋之地。”

说到这里,杨一清面露讥诮之色。“幸好被老夫劝阻,不然武宗在江南就会驾崩,等不到回北京了!”

杨植闻所未闻此种内幕,张口结舌。

“武宗回北京前几日,他的奶兄弟杨玉被弄死,再也没有人保护他。武宗回到豹房即被软禁,直到宾天,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

杨一清说完,长叹一声道:“树人老弟,你未来也是要入阁的,但是今上颇不安分守己,不肯老老实实当个太平天子,很有大行武宗皇帝苗头。

你在甘肃为老夫立下大功,今日老夫把这些陈年旧事讲给你听,是为你好。”

杨植感激道:“晚辈谢老相公提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