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从皮肤与手掌观察周芳,并不像做过粗活的迹象;又疑惑不己,既没有遭受过明显的不公平待遇,而且还念完了初中,为什么心中有着如此强烈的自我牺牲的想法呢?
是不是家里人都对她太过于照顾宠爱,所以才有此观念?
其实,每个时期的女性中都会有类似周芳的个例:即无论社会多么发展进步,家庭教育再好也总存在一些只图回报家庭的女人;尽管历史长河中妇道人家顾念双亲并回馈娘家无可非议,但理智聪慧之人懂得首先要维系住夫家和睦,然后再尽己所能去帮助娘家人。
可对于如周芳此类,一切都把娘家人的福祉摆在首要地位,甘愿不顾及夫妻二人间的小家庭乃至个人利益去全心全意支援娘家的做法,则明显超出常理,而且难以被劝导改正。
何雨柱承认如果是基于感念养育之情,而婚前提出合理要求以回报父母,那么这点上他会有所通融。
可惜当他看到她在讲述与家人相关的故事流露出的情感色彩可以发现:家人在其心目当中确实占据着最高的位置。
所谓的“扶家魔”,最令人担忧之处在于,不仅是婚前身外提了很多苛刻条款,婚后仍然持续不断给予娘家帮助,永无止境。
“扶家魔”现象导致的结果往往不会出现善终,要么是以夫妻离异告终,或者因婚姻关系致使男方家庭走向衰败瓦解,这样的事情何雨柱听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