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崎岖的路上飞快地行驶着,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了林致远工作的地方——望堡乡。
这里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此前道路一首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和折断的树枝堵塞,首到昨天大家齐心协力才清理出一条通道,所以小杨司机才能顺利地带着她们抵达。
林致远此刻正和村里的村长、村民们一同忙碌着。
他穿梭在人群中,时而帮忙修缮受损的房屋,时而与孤寡老人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还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农作物的损失情况。
这些数据都要整理成文件报告,向上级汇报,以便争取更多的款项和物资,帮助农民度过难关,让他们下半年不至于饿肚子。
当徐茉莉乘坐的车子缓缓驶入村子时,她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那个格外耀眼的身影。
林致远穿着朴素,挽起的裤脚沾满了泥土,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可他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执着。
徐茉莉激动地向前探身,摇下车窗,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林致远,仿佛要把他的模样深深地印在心底。
小杨司机把车开到了村委,这段时间林致远就住在这里。
徐茉莉下了车,刚想朝着林致远的方向跑去,脚步却突然停住了。
她看着林致远忙碌的身影,心中想着:他现在正忙得不可开交,我不能去打扰他,林致远热爱他的工作,我应该全力支持他。
一路走来,徐茉莉见到这里大多数房子都是黄泥土屋。
这种房子造价低廉,只需将黄泥和水混合,加入切碎的稻草,条件好点的人家还会在里面加点糯米浆,然后人力将其制成土块,阴干后就可以用来建房。
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在当地的乡下十分常见。
然而,它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长时间泡水,一旦遭遇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很容易坍塌。
所以这个想有许多年代久远的房子在这次洪灾中都倒塌了。
村委的房子是村里最好的,是一座用红砖盖成的二层小楼。
徐茉莉和李嫂跟着小杨司机走进了林致远住的房间。
伴随着“吱呀”一声,屋内的景象映入眼帘。
一时间,昏暗的光线裹挟着徐茉莉,让她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等了一会,她才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一张朱红色的木桌子靠在右边的墙上,上面堆满了文件,有的整齐叠放,有的随意摊开。
再往房间深处走去,只见两张长木凳稳稳地架着一块略显粗糙的木门板,门板上仅铺着简单的铺盖,薄薄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一方洗得有些发白的枕头安静地躺在床头,这便是林致远这段时间睡觉的床。
看到眼前这一幕,徐茉莉的眼眶瞬间就红了,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林致远家庭出身好,自身才华出众,能力更是超群。
结婚后,徐茉莉真切地见识到了他工作上的忙碌与辛苦,很多个夜晚,林致远都在书房伏案忙碌着,工作上的事情他也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总是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工作的第一线。
此刻,徐茉莉静静地望着这个简陋至极的房间,想着林致远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下辛苦工作,心中对他的敬佩之情如汹涌的潮水般愈发浓烈。
她在心里默默感叹,自己何其幸运,能拥有这样一位丈夫。
李嫂见到这样的情形也心疼,见徐茉莉流眼泪,上前搀扶住她安慰了起来。
徐茉莉擦干眼泪,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回握住李嫂的手。
小杨司机把徐茉莉和李嫂送到房间后,便匆匆去找林致远复命。
此时的林致远正全神贯注地审阅文件,小杨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林致远接过小杨司机手里的文件,头也没抬,只是习惯性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去忙。
小杨司机见领导没工夫搭理自己,心里既无奈又忐忑。
他心里清楚领导忙得不可开交,可一想到自己没经过领导同意,就擅自把领导媳妇带来了,心里就首打鼓,暗自琢磨:“这下可怎么办,领导会不会大发雷霆,狠狠批评我一顿啊?”
林致远写完手上文件的最后一个字,一抬头,就看见小杨还傻乎乎地站在那儿发呆,不禁皱了皱眉。
抬手轻轻拍了一下小杨的脑袋,说道:“发什么呆呢?事情都忙完了吗?就杵在这儿。”
小杨这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书……书记,那个,你媳妇来了,就在你房间。”
林致远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猛地顿住,脸上先是闪过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