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远解释道:“城南那边有个老师傅,他家祖上好几代都是做木匠的,手艺精湛得很,我就专门跑去订做了一张,刚刚做好,我就赶紧取回来了。”
徐茉莉轻轻地俯下身,伸出手细细地抚摸着摇篮,眼中满是赞赏,赞不绝口地说道:“这师傅的手艺可真是绝了,你瞧瞧,这木头打磨得如此光滑,一点刺都没有,再看这样式,既古朴又漂亮,真好。”
林致远也跟着点点头,脸上满是欣慰,说道:“这摇篮我特意嘱咐木工师傅,要用最好的材料,让他别着急,慢慢做、好好做,你看这成品,不仅好看,而且结实得很,我想着,以后传给咱们的子孙后代都没问题。”
林致远转身拿出一块干净的抹布,递给小杨司机一块,两人便开始仔细地擦拭起摇篮来。
他们动作轻柔,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擦拭完毕后,又将摇篮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客厅通风处,让它散散新木料的味道。
到了晚饭时间,徐茉莉热情地挽留小杨司机在家吃饭。
小杨司机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推辞道:“不用了不用了,嫂子,我回单位宿舍吃食堂就行,怎么好意思打扰你们呢。”
徐茉莉摆了摆手,嗔怪道:“说的什么话,你一个人在这儿,回宿舍吃食堂哪有家里吃得好,就别客气了,留下来一起吃,大家热热闹闹的多好。”
林致远也在一旁附和道:“听你嫂子的,小杨,怎么你还当自己是外人吗?”
小杨司机便不再推辞,感激地说道:“谢谢!嫂子。”
晚饭依旧很丰盛,大家都吃了个肚圆。
夜幕深沉,柔和的灯光洒在房间里,温馨的氛围下,徐茉莉坐在梳妆台前,轻轻把雪花膏涂抹在脸上,动作轻柔而缓慢。
此时,林致远正半倚在床头,手中捧着一本书,专注地阅读着。
听到徐茉莉的动静,他抬起头,目光便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
徐茉莉察觉到那炽热的目光,唇角微微上扬,迈着轻盈的步伐靠了过去,轻声问道:“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林致远将书轻轻放下,目光温和地看着她,说道:“是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最近洪灾给许多偏远乡村带来了巨大损失,农民们靠天吃饭,一旦天气不好,收成就没了保障,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都在思考,究竟该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让他们的生活能有所改善。”
“哦?你还看这方面的书啊?”徐茉莉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林致远轻轻点了点头,道:“嗯,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毕竟这关系到那么多农民的生计,不能不重视。”
“要想提高收入啊,那得想办法创收才行。”
徐茉莉不假思索地随口说道,说完便微微一怔,心中暗叫不好,自己这嘴怎么这么快就说出来了。
林致远闻言,饶有兴致地挑眉,目光中透着期待:“那你说说,要如何创收呢?有什么好的见解,说来听听,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啊……。”
徐茉莉下意识地轻呼一声,脸上露出些许惊慌之色,她没想到林致远会真的追问,这种涉及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事情,是能随便乱说的吗?
林致远似乎看穿了她眼中的担忧,轻声安慰道:“没事的,这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就跟我说,我保证不会传到外面去,你但说无妨。”
徐茉莉微微咬了咬嘴唇,心想也是,林致远是自己的丈夫,而且以他的为人,肯定是值得信任的。
于是,她定了定神,将上辈子所了解的一些知识,筛选了一番后缓缓说道:“我觉得,农民想要创收,不能仅仅局限于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可以让周边的各个农村与公社,在不占用大面积耕种土地的前提下,发展一些新型的农产品。
比如说,我们这边不是有人种山茶树吗?山茶树的种子可以用来榨油,而且山茶树是多年生植物,每年都能有产出。
这种山茶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在国内销售,还能出口创汇呢。”
林致远静静地听着,眼神专注,不时轻轻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徐茉莉受到鼓舞,继续说道:“还有一些山货,像蘑菇、山木耳之类的,它们的生长不需要占用专门的耕地,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养殖。
不过,这就需要专业的农科人员进行指导了,前期可以先做一个示范点,只要把这个模式成功发展起来,再推广到其他地方去,也能复制这种成功经验。”
她顿了顿,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接着说道:“而且,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