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可真快,眼瞅着就快到10月1日国庆节了。
林致远单位有放假,他琢磨着,是时候带徐茉莉和孩子回上京见见父母和爷爷了。
徐茉莉还没跟他们见过面呢。
他们就商量好,决定国庆节一起回上京。
徐茉莉跟供销社请了半个月的假。
这假一请下来,她和李嫂就一头扎进了准备行李的事儿里。
要去上京,徐茉莉就开始琢磨带啥礼物好。
她心里清楚,公公婆婆虽然没见过面,可没少给他们寄东西,都是江市这边少见的稀罕玩意儿。
思来想去,徐茉莉觉得在这个年代,送吃食是最实在不过的。
接下来的几天,徐茉莉一头扎进了厨房。
说是厨房,其实大部分活儿都是在她的秘密空间里干的。
她在空间里多垒了几个土灶,热火朝天地忙乎起来。
腊肉、腊鱼、各种果干、肉脯,一样接着一样做。
这些吃食之前寄给公公婆婆,反馈都特别好,老两口爱吃得很。
“李嫂,你尝尝这腊肉,看看咸淡咋样。”
徐茉莉从空间里拿出一块肉脯,递给李嫂。
李嫂咬了一口,点头称赞:“嗯,味道刚刚好,香得很!”
这次是坐火车去,考虑到路途遥远,行李不能太重,罐头之类的就没准备,专挑好带的做。
徐茉莉做了不少,都放进空间里,想着到时候拿出来,保准能让大家尝尝鲜。
林致远的哥哥姐姐那儿,她也没忘,都准备了一份。
出发那天,一家人天不亮就起了床。
早早吃过饭,门口小杨司机开着车己经等着了。
小杨司机坐在驾驶座上,李嫂坐到了副驾驶。
林致远和徐茉莉抱着孩子坐在后排。
“小杨,麻烦你跑这一趟了。”
徐茉莉说着,递给小杨一大包东西,里面装的都是她亲手做的吃食。
小杨司机受宠若惊,赶忙摆手:“嫂子,这我可不能收。”
徐茉莉笑着说:“你就收下吧,都是自家做的,不值啥钱,就是一点心意。”
小杨司机看看他们,推辞不过,只好接过:“那就谢谢嫂子了!”
从江市到上京,路途遥远得很。
在那个年代,去远一点的地方根本没有首达车,得先坐车到省会,再转车去上京。虽说买的一路都是卧铺票,可一想到要在火车上晃悠五六天,徐茉莉就觉得这日子不好熬。
更何况还带着孩子,一路上更是得小心翼翼。
为此,徐茉莉在空间里准备了一大堆东西,就怕路上缺这少那的。
到了火车站,好家伙,人多得密密麻麻的。
候车厅里全是人,嘈杂声、吵闹声混在一起。
火车不准时那是常有的事儿,徐茉莉他们比预定时间多等了一个小时,火车才慢悠悠地晃过来。
“呜——”随着一声汽笛,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地驶进站。
一瞬间,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炸开了锅,一股脑地往火车门那边涌。
列车员扯着嗓子喊:“排队排队,不要挤!”
可这声音在人群的嘈杂声里,就跟蚊子叫似的,根本没人听。
所有人都在挤,你不挤根本上不了车!
卧铺那边人稍微少一点,可只要车门一开,还是有人拼命往里挤。
林致远紧紧抱着孩子,徐茉莉拉着李嫂的胳膊,提着行李,紧跟在林致远身后。
林致远在前面艰难地开路,小杨司机跟在后面,眼睛死死盯着他们,生怕被人群挤散了。
“茉莉,你跟紧我!”林致远一边护着孩子,一边回头冲徐茉莉喊。
徐茉莉喘着粗气,大声回应:“知道啦,你也小心点!”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终于挤上了火车,在熙熙攘攘的车厢里找到自己的卧铺。
一坐下,徐茉莉像是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重重地坐铺位上,长舒了一口气。
这一路的拥挤和折腾,让她深刻体会到了70年代长途出行的艰难。
好在林致远身材高大,在人群中如同定海神针,为他们开辟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小杨司机也在后面帮忙,一家人紧紧相随,才得以顺利上车。
那些没来得及挤上车的行李,小杨司机从车窗递了进来,这在当时是再常见不过的场景。
车窗外,一边是奋力往上递行李的人,一边是不舍告别的亲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