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第一机械厂效率颇高,没几日,图纸便新鲜出炉。
厂里赶忙派人前往招待所,通知徐茉莉前去详谈细节,不巧的是,徐茉莉外出了,去的人只好告知前台,千叮万嘱务必转告徐茉莉。
此时的徐茉莉,正悠悠漫步在海城街头,街边电线杆上一张醒目的售房广告吸引了她的目光。
在这个住房资源极为紧张的时代,人们大多居住在旧有房屋,或是翘首以盼单位分房,市面上最早的商品房还要等上好几年才会出现。
这则售房信息,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徐茉莉的好奇心,她抬手将广告纸轻轻撕下,随后叫了一辆三轮车,依照纸上的地址,前往看房。
三轮车七拐八绕,最终抵达长宁区新华路。
徐茉莉确认房号无误后,下车付了车钱。
眼前,一座铁艺门静静伫立,门内是一栋欧式风格的小洋楼,房子是三层的精致楼房。
院子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郁郁葱葱,徐茉莉叫不上它的名字,可那蓬勃的生机却扑面而来。
徐茉莉抬手按响门铃。
不多时,一位头发半白、身着银灰色西服的儒雅男人现身。
只一眼,徐茉莉便断定,这是个极有文化与涵养的人。
男人打开门,温声问道:“小姐,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徐茉莉微笑回应:“先生,请问这房子是要出售吗?”
男人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是的,小姐是来看房子的吧,请进。”
徐茉莉随男人走进院子,细细打量起来,这房子显然有些年头了,外墙虽依旧精致,却难掩岁月侵蚀的痕迹,裂缝与陈旧悄然浮现。
可院子里的树木与花圃,却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足见主人的用心。
走进屋内,地面铺着砖红色瓷砖,干净整洁,家具大多是实木打造,窗户上的玻璃也是老物件,散发着光彩夺目的瑰丽色彩。
男人自我介绍叫-莫廷康,介绍了这房子是祖上留下的,只因家庭变故,如今家中只剩他和儿子。
此次卖房,是打算出国定居的,往后怕是难以再回故土,所以才有了卖房子的念头。
莫廷康带着徐茉莉,将楼上楼下仔细看了个遍,徐茉莉越看越满意,开口问道:“莫先生,卖了房子就不回来了吗?”
莫廷康长叹一声:“不回来了,往事己矣,这一去远渡重洋,怕是故土难回喽。”
徐茉莉知晓莫先生定是有故事之人,也不多问,转而谈起价格。
一番商议后,最终以50根小黄鱼成交,双方约定次日前往房管所办理过户手续。
徐茉莉心里清楚,以这样的价格买下这独栋洋楼,着实划算,虽说后续维护需花些心思,可长远来看,价值不可估量。
待回到招待所,徐茉莉从前台处得知机械厂有人来找过她。
第二天一大早,徐茉莉便赶到机械厂。
她仔细查看工程师绘制的图纸,修改了几处细节后,便敲定可以投入生产。
此次她订购的是两套泡面一体生产机,从生产到包装一体完成的,预计三个月后交付。
徐茉莉回去还要新建配套厂房,投入着实巨大,好在之前赚了些钱,勉强能够支撑。
徐茉莉的目标是开一家泡面厂,这种在后世广受欢迎的速食方便食品,以其易携带,快捷、美味,只要一旦在国内上市,势必引发轰动。
而此刻国内市场尚属空白,只要工厂顺利投产,销路根本不愁。
徐茉莉与海城第一机械厂商签订合约,支付了50%的预付款,共计29万,剩余款项待机器到厂安装完成后再结清。
下午,徐茉莉依约和莫先生前往房管所办理过户手续。
手续办妥,拿到地契和房本的那一刻,这栋小洋楼正式归她所有。
望着莫先生远去的背影,徐茉莉心中五味杂陈。
诸事办妥,徐茉莉还有一件大事未了。
就是她空间里放的那一批小八嘎小泉一郎那里得来的机器,机器放在自己这儿毫无用处。
既然来到海城,不如就把这些东西留下,也算是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徐茉莉买好了隔天一大早的火车票,中途还需转车。
确定好归期后,凌晨时分,她悄悄走出招待所,将所有机器搬到港口码头一处单位楼下。
她还细心附上一张纸条,注明是爱国人士赠送,一并把机器图纸和小泉一郎包里的东西也放了进去。
天亮后,这批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