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被安上最喜欢吃榆?的宋观书:…………………
他点头,“对,我喜欢吃。”
菊香嫂子顿时十分高兴,“你们喜欢吃就成,榆?这玩意只有四月份才有,你们平时要上班没时间弄这个,什么时候想吃就告诉就让我们家苗老三去弄。”
这小两口大方,经常给他们家孩子分糖果吃,菊香不愿意占人小两口的便宜。
姜菱一口应下,“行,什么时候想吃,就麻烦苗三哥了。”说归说,姜菱并不会去麻烦外人。
她喜不喜欢吃榆钱还两说,家里就有现成的劳动力,何必麻烦别人呢。
菊香端着盆高兴地出去,迎面正撞上李君。
她就在厨房做饭,自然听见几人的对话内容。
明明菊香跟她们家当邻居的时间更长,姜菱和宋观书都是后面才搬来的。
李君对于菊香有东西先想着姜菱两口子的行为十分不满,虽说榆钱算不上什么好东西,跟肉没法比,至少是不要钱的。
不要钱的东西,在李君心里全是好东西。
“这是给小宋两口子送榆钱吗,我刚才听了一耳朵,你说老三摘了不少的榆钱,能给我一些吗?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没人能爬树摘榆钱,俩孩子想吃榆钱,我只能干着急没办法。
她说得言辞恳切,菊香想起他们家的确是可怜,没忍住同情心泛滥,“我回家给你拿点。”
“那就??你了。”
答应之后,菊香就后悔了,她每次都被李君所迷惑,回过味来就后悔。
姜菱第一次吃清蒸榆钱饭,因为新鲜感,觉得榆钱味道不错。
她对菜不像对待肉那样,有着强烈的渴望。
姜姜没有麻烦苗嫂子,也没有让宋观书去摘榆钱。
倒是半月之后,苗嫂子又送来了一盆榆钱。
许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她这次进院子的时候静悄悄,生怕惊动对面的蝗虫一家。
“一年也只有现在能吃上榆钱,现在不吃,下个月想吃还没有呢。”
这时候的人,跟后世的很不一样,除了李君这种喜欢占便宜的奇葩外,很多人都特别地热情,应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的老话。
“谢谢嫂子。”
“谢啥谢,我们家也是要吃榆钱,也不是特意为了你们去摘的,这都是顺手的事儿。”
在离开之前,菊香突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她拉着姜菱到一边,神秘兮兮说道,“家属院后面的坟山上闹鬼,你跟小宋最近不要去后山。”
这话是怎么说的,怎么就又闹鬼了。
前一阵子于家姑娘鬼魂作祟的时候,大家也没说不敢上山,甚至有不少色胆包天的小伙子仗着自己年轻火力旺,想要一睹女鬼真容,晚上成群结队去上山。
菊香把她的沉默当成怀疑,“真的,我没骗你,我公公前两天过生日,我们全家带着祭品上山去给他过生日,结果清明时候带上山的祭果不知道被谁给吃了,只剩下了果核。”
她说着说着反倒把自己给吓到了,“你听说了没,肖军被放回来了,依我看就是于家那丫头看到不能依靠法律?仇,只能靠自己,就是她出来找人的。”
即便发生了穿书的灵异事件,姜菱也是不信神鬼存在的,她说,“大概是哪个饿极了的人路过吃掉的。”
菊香不信,更苦的日子她也经历过,都没想过跟鬼?吃的,她不信会是这种原因。
当初是不是于家姑娘向肖军?仇,姜菱和宋观书夫妻二人最清楚不过。
他俩犯不着跟菊香解释这个,只说不会上山。
笑话,他无缘无故去坟山上干嘛呀。
那山上又没有他俩的先人,闲着没事干给别人家的祖宗烧纸?
姜菱和宋观书都没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菊香素来是个嘴巴大的,在多方添油加醋地传播之下。
几天之后,风向变了。
菊香的于家姑娘报仇论被另一种说法取代,就说家属院后山上埋着一个王姓的地主,地主在解放前就死了,他无儿无女,死后没有把万千家财送给侄子侄女,金银财宝宁埋山里不留后代。
解放之前,钢?厂这片原是乡郊,确实属于一位姓王的地主,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
开局一张图,下文全靠编。
这地主埋宝的传闻,除了王姓地主的存在,其余内容全是大家在传播过程中编的。
王姓地主其实有一个儿子,后来参加了革命,年纪轻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