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导演非常喜欢这个创意,他决定启用这个方案。”
“因为广告产品的更换,我们会继续细敲修改的,请不用担心。”策划做了仔细的解释,“我们不会安排太超过的亲密戏,这样的未成年少女和成年男人之间的戏码也会损害我们的品牌形象。
松岛江又提了一些话,有人在解答或者是商量什么,铃木铃花没有听,她察觉到有人在注视着她,视线炽热而粘稠,强烈到根本无法忽略。
她克制着抬起头去看的冲动,把自己的目光钉在白纸黑字的剧本上,上面
没有多少句台词,比起铃木铃花正在拍摄的电影简单得多,她的电影剧本台词有一本,而这更多的是分镜构想和场景细化。
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少女暗恋比自己年长的邻家哥哥,她想要长大之后再和对方告白,但是却看到他在和一个同年龄段的女人约会,于是她心急地化妆打扮,把自己弄成不合时宜的大人模样。
然后男人擦掉了她涂抹糟糕的口红,为她画上了更适合她的少女唇色。
“不要急,你现在就很美。”——这是新系列少女口红的宣传语。
正如rober’s的策划所说,这个广告想法要把握拿捏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刻画得太疏远没有戏剧效果,描写得太近就又超过两者之间的界限了。
毕竟一个是成年男性,另一个是未成年少女。
如果把广告里面的男角色换成年龄相当的少年,就不必这么苦恼了,但这样就太过于青涩纯真,违背rober’s口红新系列的“轻早熟”主题。
日本的女生很早就开始化妆打扮,最早的女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使用化妆品,她们仍然年轻稚嫩,所以渴望更快长大之后变得美丽,渴望变得成熟。
这个广告构思也是针对年轻女性的这种想法,化上妆后吸引到年长优秀男人的注意力,对小女生而言,这比引起学校校草的兴趣刺激得多,也暧昧得多,前者也更能吸引到人们的眼球,带来更多的讨论度和热度。
从艺术的角度看,年龄,性别和身份的对比差距越大,越有表现的力度,铃木铃花不意外导演和广告部企划都选中这个方案。
但是这也是有隐患的,这种构思就是变相地在宣传女人化妆打扮是为了迎合男人,到了广告的最后也是让男性来指导女孩来如何梳妆。虽然rober’s设计最后那个化妆场景的本意也许只是因为黄濑凉太是他们的代言人,而且他们成功地和这个多年人气从未减过的人气模特续约了。
然而成年男人的领导地位和未成年少女的被动处境之间的对比会加强这种物化女性的意味,播出之后一定会受到批评,一旦把握不好读,整个广告的含义就都会变味。
如果这个新系列是要销往欧美国家的产品,rober’s绝对不敢打这种擦边球,所以他们整个宣传都是在针对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国家,而东京则是他们的营销重点。
可以肯定的是,播出之后的反响不会小。
对铃木铃花这样空有热度没有资历,地位不稳的新人偶像来说,接下这个广告一定是利大于弊,但是对黄濑凉太这样享誉海外的知名模特艺人,就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了。
看完了所有内容,铃木铃花合上了手中的剧本大纲却没有放下来,那视线一直聚焦在她身上让铃木铃花十分不自在,她不知道自己如果放下剧本还要盯着什么东西看才能纾解这种不安烦躁。
她又开始从后往前翻看,这次铃木铃花故意把动作的幅度弄得比之前大了一些,借着手上的翻阅动作缓解心中的躁意,也是在提醒对面的人,不要再这样直白地盯着她看了。
惊愕之余,铃木铃花甚至感到一些荒谬,难道他就一点也不担心其他人看出来么,为什么还没有人提醒他?
讨论到最后,负责人为了确认再次提了一遍:“还有什么问题吗?”
来自对面的视线终于移开了,铃木铃花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她低着头装作在认真解读剧本的样子,思绪却早已经飞到了别的地方。
“黄濑?你有什么问题就说吧。”
然后铃木铃花脑海里的神经马上就回到了紧绷状态,被黄濑凉太的发言重重地砸一下就完全清醒过来了。
“嗨~”他微微拉长了音调,说话的语气甚至能称得上可爱,“那个,看完之后,我觉得还是沿用吻戏比较好吧。”
松岛江的脸色微变,他在这种关于铃木铃花利益的事情上从来不肯退让半步,尤其是镜头、出场顺序、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