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日子里,陈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辅佐老朱改革各级官员俸禄制度的工作中,专心致志编纂相关册目,对外界诸事不闻不问。`比.奇~中^文*网/ \追\最/新\章?节_
然而,近日来,外界接连发生多起震动朝野的重大事件。
首先,此前意图袭杀陈锋与朱英娆的幕后黑手终于被朱元璋彻查清楚,随即被施以抄家灭族的极刑。
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投入深潭,在朝堂内外激起千层浪。
这一次,朝中再无人敢劝朱元璋网开一面,就连一向宅心仁厚的马皇后与太子朱标也保持沉默,反而对朱元璋的处置表示支持。
究其原因,此次事件性质太过恶劣,刺客胆敢对公主驸马下手,而陈锋与朱英娆对朱家而言,皆是至关重要、不容有失的人物。
无论失去其中任何一人朱元璋都无法接受,更何况是二人同时遭遇危险!
因此,他的惩处手段极为严酷,将该家族的成年男子全部处以极刑,女子尽数充入教坊司,就连年幼的孩童,也分别被送去挖矿、施以宫刑或是贬为奴役,整个家族遭遇了灭顶之灾。
但面对这样的惩处,朝中上下无人敢质疑,毕竟此事已触及底线,对方的行为实在是丧心病狂,连皇亲国戚都敢刺杀,若放任不管,难保不会生出谋逆之心。
所有人都能理解朱元璋心中的怒火,无人敢在此时触他霉头。
与此同时,陈怀义得知儿子和未来儿媳险些遇害后,怒不可遏,立即连续上书弹劾江南八家士绅巨富。
奏折中详细罗列了他们在江南各地欺压百姓、煽动佃户引发民变、非法侵占百姓田亩、恶意圈地,以及蓄奴、走私等诸多罪状。
朱元璋收到弹劾奏章后,心中大喜,当即派遣大理寺各级官员前往江南,对这些罪状进行严格审核处理。
最终,江南八家士绅巨富付出了惨痛代价,才逃过一劫。
尽管朱元璋本想将他们剥皮实草,但考虑到这些士绅在江南地区的庞大影响力,以及朝中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还有为了不影响当年的税收,只能暂时隐忍,只是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惩处,让其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八年难以恢复。
而朝廷国库也因此收获颇丰,这让朱元璋心中颇为满意。
此外,一众亲王在凤阳各地卫所军中历练期间,也发生了不少风波。
其中,秦王朱樉与楚王朱桢不慎中了白莲教的圈套,被诱骗至其老巢,若不是铁铉及时发现,这两位亲王险些被白莲教当作祭品献祭。
此事令朱元璋怒火中烧,险些破口大骂。
不过,这件事在初期仅限于朱家内部知晓,外界鲜有人了解实情。
随后为了消除白莲教的威胁,朱元璋果断下令,命凤阳卫所军出击,全力剿灭盘踞各地的白莲教徒。
如同在平叛过程中,意外破获了一起惊天大案——白莲教妄图挖垮大坝,引水库之水淹没凤阳府。
所幸卫所军行动及时,在大坝即将垮塌的关键时刻阻止了这一阴谋。
若凤阳府城被淹,后果将不堪设想。
凤阳作为朱元璋的龙兴之地,一旦被淹,必将引起天下震动,沦为世人笑柄;
而且,距离凤阳三十里外的新建中都皇城,不久后便可竣工,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若毁于一旦,损失难以估量,迁都计划也将被迫耽搁。
因此,朱元璋得知此事后,惊出一身冷汗,心中对朱樉与朱桢先前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甚至心中满是庆幸。
若不是二人被白莲教骗去,又怎会发现如此重大的阴谋?
为了表彰二人的“功劳”,朱元璋特意下旨嘉奖:“秦楚二王以身犯险,卧底白莲,勘破大案,有大功,当赏,赏免罚三十鞭!”
一旁的马皇后听闻,嘴角忍不住抽搐,对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也是满心无奈,只能感叹他们傻人有傻福。
毕竟,原本朱元璋气得要将他们打得皮开肉绽,如今却因意外发现阴谋而有功,免去了一顿责罚,也算是运气不错。
此事后来逐渐传开,众人得知后,神色皆是古怪。
稍加思索,便明白其中缘由,但既然陛下要如此宣称,大家也只能配合,总不能公然告诉天下人,两位亲王因愚蠢差点被白莲教活祭,只是意外发现了阴谋吧!
那样朱家皇室的颜面何存!
除了上述两件大事,朝中还发生了一件与陈锋密切相关的风波。
那就是有消息传出朱元璋考虑到百官俸禄微薄,养家糊口颇为不易,萌生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