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医生们早已严阵以待,迅速将汪红霞推进急救室。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每一秒的流逝都伴随着揪心的煎熬。经过一番紧张而细致的检查,医生们得出的结论令人痛心不已:汪红霞头部伤势极其严重,失血过多,生命垂危,随时都有可能被死神无情地带走。更令人揪心的是,由于头部遭受重创,她陷入了深度昏迷,无法提供任何有关事发经过的有用信息。那个夜晚,究竟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秘密,她究竟遭遇了什么,一切都如同迷雾般笼罩,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
!警察们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珍贵无比,关乎着能否迅速揪出凶手,还受害者一个迟来的公道。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马不停蹄地奔赴事发地展开深入调查。那片广袤无垠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本该呈现出一片丰收的祥和景象,此刻却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显得格外阴森恐怖。微风拂过,稻谷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那个夜晚发生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又似在向人们发出无声的求救信号。
现场勘查的结果令人沮丧,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初步排除了仇家报复的可能性;附近的高压配电箱距离事发地较远,且事发当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不存在打雷引发电击的迹象,电击一说自然也站不住脚。就在调查陷入僵局,众人愁眉不展之际,医院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不已的消息:汪红霞的头部有几个圆圆的洞,经法医鉴定,确定为枪伤!而且,子弹多次无情地打穿头部,能在如此重伤之下奇迹般地存活下来,简直是医学史上的罕见案例。
石荣林听闻这一噩耗,心中的愤怒如熊熊燃烧的烈火,瞬间将他吞噬,悲痛更是如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内心。他守在母亲的病床前,望着母亲那虚弱不堪、毫无血色的面容,暗暗攥紧了拳头,在心底发誓一定要找出凶手,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漫长的等待与悉心的照料下,汪红霞终于缓缓苏醒过来。然而,她的记忆却如同被暴风雨摧残后的蜘蛛网,支离破碎,模糊不清。她只能断断续续地向警方讲述,当晚 10 点左右,她刚刚捆好辛苦捡拾的稻穗,满心想着赶快回家,为家人准备一些温暖的慰藉。就在这时,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打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她便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之后的事情,她全然不知。
警方深知,要想解开这起离奇案件的谜团,监控录像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线索。他们迅速调集人手,调取了村子进出口以及周边所有可能相关的监控录像。经过一番夜以继日、细致入微的排查,终于,一辆白色轿车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引起了高度关注。监控显示,在 11 月 4 日晚上 8 点到第二天下午 2 点这段关键时间内,共有 21 辆车先后经过事发路段。而这辆白色轿车的行径却极为可疑:晚上 9:50 左右,它缓缓驶入村子,然而,仅仅 10 多分钟后,也就是 10:01,它便又匆匆驶出村子。要知道,正常情况下,驾车通过这段路程只需 3 分钟,它却耗费了如此漫长的时间,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实在令人费解。
顺着车辆信息这条线索,警方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车主刘先生。刘先生面对警方的询问,一脸坦诚,直言车已于不久前卖给了徐洋。徐洋,这个 43 岁的中年男子,平日里是个夜市排档的厨师,与妻子在喧嚣的夜市中忙碌奔波,为了生活不辞辛劳。警方听闻,迅速传唤徐洋到公安局协助调查。
徐洋接到传唤通知时,心中便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当他战战兢兢地来到公安局,看到警察们那严肃冷峻的目光,双腿不禁微微发软。在警方的反复追问下,他终于道出了那个令他悔恨终身的夜晚所发生的一切。
原来,徐洋有一个特殊的“爱好”——打猎。为了满足自己这份在野外追逐猎物的“快感”,他不惜铤而走险,在网上偷偷购置了气象枪的消音器、热成像仪等明令禁止的装备。案发当晚,忙碌了一天的他与妻子回到家中,或许是被夜色勾起了心底的那份野性,两人心血来潮,决定驾车前往郊外寻觅猎物。
他们驾驶着车辆,从乐平市中心出发,一路朝着郊外疾驰而去。车窗外,夜色深沉如墨,偶尔有几点星光闪烁,似在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车内,徐洋和妻子则全神贯注地盯着热成像仪,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猎物的迹象。找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徐洋的妻子兴奋地叫了起来,她在热成像仪上发现了一个亮点,根据经验判断,像是一只兔子。徐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