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金山寺,胤祐一行人便马不停蹄地继续南下。一路舟车劳顿,却也饱览了沿途的风光。
随着行程的继续,一行人改换了画舫,在运河之上游历江南的秀美景色,与北方的粗犷截然不同。
道路两旁杨柳依依繁花似锦,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甜香。
数日后,终于抵达了江宁。
胤祐掀开锦帘一角,见运河两岸垂柳蘸水,画舫上吴侬软语伴着琵琶声顺风飘来。
只是昨夜刚下了雨,小顺子给胤祐递上一个手炉:“爷,仔细着凉,江宁织造曹大人早遣人候在渡口了。”
江宁,又称金陵,也就是后世的南京。自古便是繁华之地,六朝古都,十里秦淮,桨声灯影,道不尽的风流。
而胤祐此行的目的地,正是位于江宁城外的曹家别院。
说起这曹家,与当今圣上的渊源可非同一般。
曹家几代人皆为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深受皇室信任。
曹寅的祖父曹振彦,曾是多尔衮的侍卫。而曹寅的父亲曹玺,则担任过内务府郎中、江宁织造等职,深受顺治和康熙两代帝王的信任。顺治初年,曹玺之妻孙氏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康熙的保母,因此康熙对孙氏极为敬重。
曹寅本人,更是与康熙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他自幼便入宫担任康熙的伴读,与康熙一同长大情同手足,康熙对曹寅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一些宗室大臣。
纵观整个康熙一朝,曹寅不仅担任过江宁织造,还兼任两淮巡盐御史,负责为皇室采办、管理盐政。
盐政,乃是朝廷的财政命脉,可见康熙对曹寅的信任之深。
而曹家,也因此成为了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豪门望族。
康熙南巡时多次驻跸曹家,对曹家的忠心和才干赞赏有加。可以说,曹家是康熙在江南的一颗重要棋子,也是他控制江南的一只眼睛。
此次胤祐来江宁养病,康熙特意安排他住在曹家别院,其用意不言而喻。
一来,是希望胤祐在曹家的照料下,能够安心养病。
二来,也是希望胤祐继续做他的眼睛,和曹家的下一代接触起来。
毕竟,一个聪明又算得上得宠的皇子,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为自己增加筹码的机会的。
为了迎接胤祐的到来,曹寅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他特意将别院重新修葺了一番,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木扶疏,一派富贵雅致的景象。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请来了当地几位有名的大儒,准备为胤祐开设私塾,教授他学问。
这些大儒都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之人,在江南地区享有盛誉。既是为了让胤祐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也是为了向康熙表明自己的忠心和用心。
终于,胤祐的车驾抵达了曹家别院。
曹寅率领全家老小,早早地便在门口等候。
远远地望见胤祐的马车驶来,曹寅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露出了恭敬而又亲切的笑容。
马车停稳,小顺子率先跳下车,掀开车帘。
胤祐缓缓地走了下来。
他穿着一身天青色的便服,头上戴着一顶同色的帽子,整个人显得清爽而又精神。
虽然年纪尚幼,但举手投足之间己经颇有几分皇家气度。
曹寅见状,连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地,叩首行礼。
“奴才曹寅,恭迎七阿哥!”
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充满了敬畏之情。
曹家上下也跟着一同跪倒,齐声说道:“恭迎七阿哥!”
胤祐微微一怔,他一个光头阿哥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隆重的迎接场面,更何况这还是历史上有名的曹雪芹的叔爷爷。
他连忙上前扶起曹寅,说道:“曹大人请起,不必多礼。”
他的声音清脆而悦耳,带着一丝稚嫩,却又不失威严。
曹寅起身,仔细地打量着胤祐。
只见他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灵气。
曹寅心中暗暗赞叹,不愧是皇室血脉,果然气度不凡。
“七阿哥一路辛苦了,奴才己经备好了酒宴,为阿哥接风洗尘。”
曹寅恭敬地说道。
“有劳曹大人了。”
胤祐点了点头。
随后,曹寅便引领着胤祐,进入了别院。
别院内早己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曹家的仆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准备着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