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解剖实验室泛着冷白色的光,福尔马林的气味像无形的手,紧紧攥着每个走进来的人的鼻腔。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soeo.info欧阳美仪戴着橡胶手套,指尖轻轻拨开人体标本的股外侧肌,足三里穴位置的肌肉层下,一条细如发丝的血管正顺着古籍记载的经络走向延伸,在冷光解剖灯下泛着淡紫色的光泽。
“林婉儿你看!”美仪压低声音,解剖镊小心地挑起肌纤维,“足三里穴深层的腓深神经分支旁,确实有伴行血管,和《针灸甲乙经》说的‘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完全吻合。”她的白大褂口袋里,爷爷送的针灸铜人吊坠随着呼吸轻轻晃动,足三里穴处的凹痕正好对应着标本上的血管分布。
林婉儿凑近显微镜,镜片上倒映着标本的组织结构:“浅层是胫骨前肌,深层是趾长伸肌,血管和神经的分布走向,真的和铜人模型上的经络线重合度极高。”她的笔记本上,早己画满了标本解剖图与《灵枢·经脉》的对比曲线,“古人没有CT,却能精准定位到这种细微结构,靠的是无数次的活体触诊吧?”
“对着死人体找经络,亏你们想得出来。”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穿白大褂的西医学生陈浩然抱着解剖图谱走过,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标本,“现代医学靠的是影像学证据,你们中医的‘经络’,不过是古人的哲学想象。”
赵阳正在调试解剖台的灯光,听见这话立刻首起身子:“陈同学,上次校运会中暑的急救还记得吗?西关穴抢救的那个选手,难道是哲学想象救回来的?”他的针灸铜人吊坠在胸前晃了晃,“经络是古人用手摸出来的‘人体地图’,和你们的解剖学一样,都是观察生命的方式。”
陈浩然冷笑一声,翻开手中的《局部解剖学》:“解剖学讲究的是实体结构,你说的‘酸麻胀感’能在CT上显影吗?”他的手指划过图谱上的下肢血管神经图,“与其研究这些模糊的触感,不如老实实学我们西医。”
“哥哥说错了!”清脆的童声突然响起。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昕玥抱着爷爷寄来的经络铜人模型跌跌撞撞跑进来,发辫上的足三里卡通发卡还沾着走廊的浮灰,“铜人哥哥的足三里这里有小血管!和标本上的一样!”
她踮脚把铜人模型放在解剖台上,手指用力戳着足三里穴凹陷处:“看!这里刻着细细的纹路,爷爷说这是‘气血运行的小路’,和哥哥图谱上的血管手拉手!”模型上的经络线旁,确实有细密的刻痕,对应着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神经束走向。
美仪趁机取下铜人模型的足三里穴模块,露出内部的微型血管结构:“古人通过长期观察活体,发现针刺某穴位时,局部会出现红晕、皮温变化,这些现象都与血管神经相关。”她指着标本上的血管,“《黄帝内经》说‘刺足三里者,屈而取之’,正是因为这里的肌肉层适合刺激血管神经,产生调节效应。”
陈浩然的脸色缓和下来,凑近铜人模型仔细观察:“这种将功能与结构结合的思路,确实和西医的神经反射弧有共通之处。”他突然想起什么,翻开手机里的肌电图报告,“上周给面瘫患者做检查,发现刺激合谷穴时,面部神经的电活动真的有变化,难道这就是你们说的‘经络传导’?”
赵阳趁热打铁,举起手机里的中医解剖学课件:“现代研究发现,经络线与筋膜结缔组织的分布高度吻合,足三里穴所在的肌筋膜链,正好连接着胃肠区。”他指向标本的腹部,“这解释了为什么刺激足三里能治胃痛,不是玄学,是实实在在的生物力学传导。”
昕玥突然从口袋里掏出薄荷糖,塞给陈浩然:“哥哥吃甜糖,就不会和姐姐吵架啦!”她奶声奶气地说,“爷爷说,中医和西医是好朋友,一个看结构,一个看功能,就像小熊的两只手,合起来才能抱住蜂蜜罐!”
实验室的气氛突然变得轻松,陈浩然接过糖,嘴角微微上扬:“小同学说得对,我们刚才太较劲了。”他指着标本的足三里穴,“其实我一首好奇,为什么针灸对术后肠麻痹有效,现在看,可能和刺激局部血管神经、促进胃肠蠕动有关。”
美仪点头,从书包里取出爷爷的《经络触诊法》手稿:“这是我爷爷年轻时的笔记,他记录了2000多个患者的循经感传案例,发现83%的感传路线与解剖学的神经、血管、淋巴走向重合。”她翻到夹着银杏叶的那页,“传统与现代,从来不是对立的,是观察人体的不同维度。”
暮色渐浓时,解剖实验室的灯次第亮起。昕玥趴在标本台边,用蜡笔在解剖图谱上画下铜人模型和标本的足三里穴,旁边写着“血管和经络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