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的校园像被装进了冰箱,北风卷着梧桐叶在主干道上打旋,教学楼的暖气管发出慵懒的嗡鸣。免费看书就搜:EZ看书网 ezkans.com欧阳美仪站在社团活动室的长桌前,面前摆着从百草园采来的艾叶、苍术,旁边玻璃罐里的丁香和冰片泛着微光,混着绣花香囊的绸缎味,在暖气中织成一张温暖的气味网。
“姐姐,《肘后备急方》里的‘避瘟囊’要加雄黄吗?”昕玥踮脚趴在桌上,鼻尖几乎碰到研磨碗,发辫上别着新做的艾叶发卡,“不过爷爷说冰片香味能‘钻鼻子’,赶跑病毒更厉害!”她举起迷你研钵,里面的苍术碎末正被捣成绿褐色的粉末,像撒了把星星碎。
美仪笑着摇头,用镊子夹起一片丁香:“古人用雄黄防毒,但我们改良一下,换成更温和的丁香,既能杀菌又不刺激。”她铺开绣着梅花的香囊布袋,“艾叶温经,苍术燥湿,丁香理气,冰片开窍,西种药材打粉混合,就是会呼吸的‘防流感小卫士’。”
昕玥突然眼睛一亮,从书包里掏出爷爷送的迷你针灸铜人:“姐姐!在香囊上绣足三里、合谷穴的位置吧!”她用彩线在布袋角落绣了两个小太阳图案,“爷爷说‘按揉穴位能开毛孔’,香味顺着穴位钻进身体,病毒就进不来啦!”
赵阳抱着纸箱推门进来,纸箱上写着“岐黄社爱心香囊”,闻言立刻吹了声口哨:“小玥这创意绝了!男生送女生香囊,还能趁机教穴位,妥妥的中医版浪漫。”他掏出手机给香囊拍照,镜头对准昕玥绣的穴位图,“发朋友圈文案就写‘闻香识穴位,防感又传情’。”
林婉儿在旁边布置DIY区,桌上摆着不同颜色的香囊布袋、研磨工具和药材分装盒:“我们设计三种配方——清新薄荷款、温暖艾草款、解郁合欢款,让大家自己搭配。”她举起昕玥绣的样板,“尤其是这个穴位图,新手也能边绣边学经络知识。”
冬至前的周末,岐黄社的摊位在银杏广场支起了红帐篷。昕玥穿着绣着小香囊的棉裙,站在摊位前挥舞着薄荷枝:“哥哥姐姐来做香囊呀!防流感、提精神,还能送给喜欢的人哦!”她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们,三三两两凑过来,耳朵尖发红地翻看香囊。
“同学,这个香囊怎么卖?”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捏着绣着兰花的布袋,目光频频扫向隔壁摊位,“送给、送给隔壁班的女生,她总说闻不惯化学香水。”赵阳立刻心领神会,递过最贵的锦缎香囊:“这款是‘女神专属款’,里面加了玫瑰和檀香,闻着像‘移动的中医院’,特别安心。”
昕玥躲在帐篷里偷笑,趁男生不注意,往他的香囊里多塞了片干燥的薄荷叶:“这样他说话时口气也清新,像含了小冰棍!”她想起上周给李叔送山楂丸时学的“贴心小技巧”,觉得自己掌握了“香囊外交”的秘诀。
DIY区里,几个女生围在林婉儿身边,学着研磨苍术:“原来中药香囊不是简单的香包,每味药都有讲究呀!”一个扎马尾的女生在香囊上绣了个歪歪扭扭的合谷穴,“我要送给考研的室友,让她闻着香味提神,还能按压穴位解压。”
午后的阳光斜照帐篷,昕玥突然看见张教授的夫人拎着菜篮路过,赶紧捧出个绣着寿桃的香囊:“阿姨,这个给张爷爷!里面加了艾叶和菖蒲,能防老年痴呆,香囊上的足三里穴要常按哦!”老夫人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往功德箱里塞了张百元大钞:“小医仙的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傍晚收摊时,赵阳数着功德箱里的零钱惊叹:“没想到香囊比针灸模型卖得还好,下周咱们开发‘考试必胜香囊’,加远志和石菖蒲,让学弟学妹闻着变聪明!”昕玥立刻反对,抱着剩下的丁香罐摇头:“药材不能乱配!远志要配茯苓,石菖蒲要配郁金,爷爷说‘君臣佐使’像搭积木,错了会打架!”
冬至前夜,美仪在宿舍窗台挂满了未售出的香囊,艾叶的清香混着冰片的凉意在暖气中浮动。昕玥趴在窗前,看着校园里星星点点的香囊灯光,突然指着自己绣的穴位图:“姐姐,要是每个香囊都变成小卫士,在同学们身上巡逻,病毒是不是就不敢来了?”
美仪轻轻点头,想起爷爷在回春堂做避瘟囊的场景。那时她还是个跟着爷爷磨药的小丫头,如今却带着妹妹,把古老的智慧变成了会呼吸的浪漫。当隔壁班的男生红着脸接过香囊,当考研女生把绣着穴位的布袋挂在书桌前,中医不再是古籍里的文字,而是带着体温的牵挂。
这一晚,岐黄社的微信群热闹非凡,同学们晒出自己制作的香囊,配文从“防流感神器”到“中医版香奈儿”无奇不有。林婉儿在社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