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双星 > 第80章·阶段性的成果

第80章·阶段性的成果

立春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飘着新煎的中药香,欧阳美仪的白大褂领口别着枚小巧的“西诊合参”胸针,那是昕玥用3D打印机制作的,中心嵌着爷爷医案的微缩芯片。免费看书就搜:狐恋文学 hulianbook.com她站在自助挂号机前,看着屏幕上“AI辅助辨证系统(真人协同版)”的启动界面——昕玥画的西个卡通小人手拉手转圈:望诊小人举着舌象镜,闻诊小人支着大耳朵,问诊小人捧着笔记本,切诊小人搭着脉搏,背景是《黄帝内经》的云气纹。

“美仪医生,1号诊室准备就绪!”护士小张的声音带着笑意,指着走廊里排起的长队,“好多患者听说咱们有‘会背《伤寒论》的AI’,凌晨五点就来挂号了。”

诊室里,陈墨正在调试最后一台脉诊仪,白大褂口袋里的“数据卫士”挂件换成了昕玥新做的“开源小锁”——象征着系统核心代码永久开源。他推了推眼镜,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流显示:首月试运行首日,预约患者己达80人,其中30%标注“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复杂证候。

“李大爷,您这病得好好和AI说说。”昕玥拽着一位拄拐的老人走向诊断台,发辫上的“证候小侦探”发卡随着动作晃出银弧。她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爷爷的老脉诊包,里面躺着太奶奶的银针,“咱们的AI可厉害了,能听懂‘寒包火’‘虚中夹实’,比我背《脉诀》还准呢!”

第一位患者是位更年期阿姨,主诉“白天怕热出汗,夜里怕冷脚凉”。美仪刚把舌象仪对准患者,AI系统就弹出提示:“寒热错杂证可能,建议重点询问手足温度变化节律。”昕玥立刻掏出小本本:“阿姨,您中午手心热吗?后半夜脚脖子是不是冰凉凉的?”

陈墨盯着监测屏,脉诊仪捕捉到寸脉浮数、尺脉沉迟的矛盾脉象,这正是典型的“上热下寒”。AI系统同步调取《伤寒论》条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并推荐“柴胡桂枝干姜汤”,同时标注“建议真人复核尺肤温度”。

“没错,阿姨小腿肚子摸着比胳膊凉三度。”美仪的手掌贴在患者足三里穴,触感如触凉玉,“这就是中医说的‘上焦有热,下焦有寒’,AI没猜错,咱们就用调和寒热的法子。”

整个上午,诊室里充满了此起彼伏的“稀奇”“准嘞”。退休教师王爷爷拿着AI生成的病历,上面不仅有辨证结果,还有《景岳全书》的条文引用:“‘至虚之病,反见盛势’,您这腹胀是脾虚气滞,和您总吃凉饭有关。”他摸着病历上的手写批注——美仪用红笔在“忌生冷”旁画了个小冰棒打叉,“比我当年抄医案还详细!”

最让团队振奋的是下午的复杂病例。出租车司机老赵捂着胸口进来,既口苦咽干(热象),又大便溏稀(寒象),脉弦滑(实象)却神疲乏力(虚象)。AI系统在“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节点间快速跳转,最终输出“肝郁脾虚、寒热互结证”,推荐“半夏泻心汤”,并标注“注意鉴别是否有情绪诱因”。

“最近和老婆吵架,一肚子火没处发,”老赵挠着头笑,“早上吃碗热面都觉得烧心,晚上吹点风就拉肚子。”美仪看着AI同步调取的“七情致病”模块,想起第64章的情绪分析功能,“您这病啊,是肝气郁结夹着脾胃虚寒,AI连您生闷气的事儿都‘猜’到了。”

首日门诊结束时,昕玥趴在数据屏前数小红旗:“寒热错杂证准确率92%!虚实夹杂证90%!”她突然指着“真人协同率”曲线,“看!AI拿不准的时候,会主动喊‘请医生姐姐帮忙’,就像小学生举手提问!”

月底的数据总结会上,陈墨的PPT让所有人屏住呼吸:首月服务患者2000人次,辨证准确率89%,其中“真寒假热”“上热下寒”等复杂证候的诊断率比传统门诊提升40%。更惊喜的是患者满意度——98%的人认为“AI会问细节,像老中医一样贴心”。

“关键是系统学会了‘打补丁’,”陈墨调出算法更新日志,“当遇到《伤寒论》没写的现代病症,会自动关联爷爷医案里的‘辨病-辨证-辨体’三步骤,就像给AI装了个‘老中医知识库’。”

美仪的论文《数据中医:当算法学会“读经典”》在《中医科学》发表,引用率最高的段落是:“我们不是让中医变成数据,而是让数据理解中医。当AI能‘读懂’《伤寒论》的辨证思维,能‘听懂’老中医的指下经验,科技就真正成为了中医传承的翅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走廊里,患者们围着昕玥要看“AI小医生”的真面目。小女孩举着平板电脑,展示着系统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