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双星 > 第83章·古籍中的防疫智慧

第83章·古籍中的防疫智慧

霜降后的社区飘着潮湿的寒意,欧阳美仪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爷爷的《温病条辨》摘抄本,泛黄纸页上“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批注被红笔圈了又圈。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qishenxs.com她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走廊里,看着输液室里挤满了咳嗽发热的患者,发辫上的“防疫小卫士”发卡(用银翘散的包装纸折成)随着叹息声轻轻颤动。

“美仪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升到35%了!”陈墨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过来,白大褂口袋里的“数据毛笔”挂件沾着雪花,“去年同期才18%,而且这次以风热夹湿型为主,和《疫疹一得》描述的‘初起憎寒壮热,体重肢痛’完全吻合。”

美仪的指尖划过手机上的气象数据:连续三周空气湿度85%,平均气温12℃,正是中医说的“湿热疫疠之气”滋生的环境。她翻开《温病条辨》电子版,AI系统己经自动标注出相关条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但热不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等等!”昕玥的声音从中药房传来,小女孩正踮脚够着黄芪饮片,发辫上的“体质小精灵”发卡(用不同颜色的体质辨识卡片制成)随着动作叮当作响,“爷爷说‘千人千方’,不能所有人都喝银翘散!”她抱着《中医体质学》跑过来,书页间夹着自己画的体质分类漫画:气虚体质是戴小太阳的小人,湿热体质是冒蒸汽的小人。

赵阳正在调配预防汤剂,筋经护腕上沾着茯苓粉:“小玥说得对,”他抖落药柜上的陈皮碎屑,“上周有个气虚的大爷喝了银翘散,反而拉肚子,因为没加黄芪固表。”他指着爷爷的《防疫手册》,里面用红笔写着:“气虚者加黄芪、白术,湿热者加茯苓、薏米,此‘辨体防疫’之要也。”

团队立刻召开紧急会议。陈墨在AI系统中新增“古籍-气象-体质”三维模型,输入《温病条辨》《疫疹一得》的防疫方剂,结合实时湿度、气温数据,再根据居民的体质辨识结果调整药方:“比如湿热体质的人,银翘散里的金银花用量增加10%,再加15g茯苓;气虚体质则加入20g黄芪,减去3g薄荷以防耗气。”

昕玥的任务是设计“体质辨识小问卷”,用漫画和口诀让居民轻松选择:“容易累吗?像背着小书包的是气虚;皮肤爱出油吗?像煎鸡蛋的是湿热!”她还在问卷结尾画了个小药罐,根据体质不同,药罐里会跳出不同的药材小人——黄芪爷爷、茯苓妹妹、薄荷弟弟。

社区广场的熬药棚飘起白色药雾,昕玥举着大喇叭喊:“喝防疫汤啦!气虚的爷爷奶奶喝黄罐子,湿热的叔叔阿姨喝绿罐子!”她的小皮鞋踩过满地的梧桐叶,发辫上的“体质小精灵”发卡随着跑动甩出弧线,“爷爷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咱们的汤里有黄芪大将军保护大家!”

最让居民惊喜的是AI的“气象预警”功能。当系统检测到湿度超过80%且气温骤降,会自动向老年居民发送短信:“明日寒湿加重,建议加服生姜红枣茶,按揉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这些建议都来自《伤寒论》的“避其毒气”理论,结合了现代气象数据。

两周后的数据让所有人振奋:社区流感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0%,发热门诊量减少65%,连药房的黄芪、茯苓销量都翻了番。菜市场卖菜的张阿姨举着空药罐来找美仪:“喝了你们的‘AI汤’,我这老慢支居然没在流感季发作,比天气预报还准!”

中医防疫论坛上,美仪展示了这个跨时代的成果,屏幕上《温病条辨》的条文与气象数据曲线同步波动:“我们不是照搬古籍,”她点击“体质辨识”模块,“而是让AI学会‘观天察地辨人’——看天气像《黄帝内经》说的‘天有西时五行’,辨体质如《中医体质学》讲的‘千人千面’。”

陈墨的技术报告更注重模型构建:“我们建立了‘疫病预测神经网络’,”他展示着古籍条文与气象数据的关联图谱,“湿度每升高5%,‘湿热疫’的证候权重增加8%;气温骤降10℃,‘风寒束表’的概率提升15%,这些都来自《疫疹一得》的经验转化。”

昕玥的“体质小课堂”成了网红视频,她用橡皮泥捏出不同体质的小人,讲解“为什么湿热体质不能单纯清热”:“就像锅里的水太多,只关火不舀水,水还是会扑出来!要加茯苓妹妹帮忙舀水,再加薏米哥哥帮忙蒸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口,新立起一块电子屏,实时显示AI生成的“防疫指南”:今日霜降,湿度82%,建议湿热体质者饮用茯苓绿豆汤,气虚体质者加服玉屏风散。屏保是昕玥画的“古籍小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