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双星 > 第108章·杰克的中药地图

第108章·杰克的中药地图

秋分后的医馆飘着干爽的桂花香,欧阳美仪正在给新晒的陈皮分类,发辫上的“陈皮小铃铛”发卡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免费看书就搜:齐盛小说网 qishenxs.com金发的杰克抱着台笔记本电脑冲进来,白大褂口袋里的GIS定位器还沾着郊区的泥土,镜片上蒙着层白雾:“欧阳!快来看这个!”

“杰克同学又发现什么宝贝了?”美仪笑着接过他递来的竹筒,里面装着新收的岷县黄芪,“该不会又在药材堆里打滚了吧?”

“比那个更酷!”杰克推开电脑,屏幕上闪烁着三维地图,每个药材图标都关联着跳动的光点,“我把医馆三年的药材采购数据导入GIS系统,发现90%的药材都来自爷爷五十年前走访过的山区合作社!”他调出内蒙古的黄芪产区,卫星地图上的轮作田块像金色的指纹,“看这里,牧民伯伯按爷爷当年教的古法种植,每三年休耕一次,让土地回血。”

美仪凑近屏幕,看见每个产地标注旁都有段小视频:西川阿坝的挖药人跪在海拔4000米的草地上,小心翼翼地留下贝母幼苗;甘肃岷县的药农举着刚出土的当归,根须上的泥土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最让她感动的是内蒙古的黄芪田——镜头里,爷爷正蹲在田埂上,用蒙语和牧民比划着“轮作养地”的手势,背景是1982年的老相机特有的颗粒感。

“爷爷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药’,”杰克调出《千金方》的英文译本,“孙思邈说‘夫处方者,当验土地所出药类’,现在这句话有了数字地图!”他点击川贝母的图标,弹出的窗口里既有《本草纲目》的性味描述,也有合作社的生态种植证书,“你看,阿坝的川贝母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挖药人每采三棵就留一棵种球,这和《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智慧简首完美对应。”

药童小川凑过来,戥子上的甘草片还沾着他的指纹:“难怪咱们的黄芪特别绵,原来来自爷爷当年住过的蒙古包!”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1978年爷爷在那里救过放羊娃,后来牧民们就跟着他学种黄芪。”

美仪的手指划过地图上密集的红点,忽然在陕西秦岭处停顿——那里标着“鲜铁皮石斛”的产地,视频里赵阳正攀在悬崖上,给石斛绑上防丢标签:“杰克,把这段爷爷1965年写的采药日记调出来。”

老旧的笔记本页面在屏幕上展开,钢笔字迹带着当年的风沙:“秦岭深处遇药农,见其斩尽石斛根,告之‘留三节,三年收’,不解。乃示范留种法,药农笑称‘蛮子懂山规’。”杰克看着视频里的现代药农,正按照爷爷的方法保留种茎,忽然笑出声:“原来‘留种保护’的种子,五十年前就埋下了。”

医馆的白墙上,新挂的“药材产地地图”成了患者们的新焦点。李阿婆指着西川阿坝的图标:“难怪我吃的川贝母不苦,原来长在雪山上!”她转头对小川,“给我抓药时,能不能让我看看药材的‘老家’照片?”

昕玥举着自己画的卡通版地图冲过来,发辫上的“药材小卫星”发卡(用GPS定位器零件改制)闪着微光:“我给每个产地都画了小名片!”她翻开画本,内蒙古黄芪田变成戴着蒙古帽的小矮人,西川川贝母化作穿藏袍的小云朵,“看!阿坝的挖药人叔叔会说‘贝母宝宝要留着,明年才能接着采’!”

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目光落在内蒙古的光点上,忽然笑出眼泪:“1973年那场雪啊,把我和牧民老额吉困在蒙古包里三天,”他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老照片,“我们用羊粪火烤黄芪,老额吉说‘土地养药材,人要懂感恩’,现在这话成了合作社的规矩。”

最动人的是杰克设计的“药材溯源系统”。患者扫码就能看见药材从播种到炮制的全过程:甘肃当归发芽时的显微照片,西川附子炮制时的硫磺检测数据,甚至能听见挖药人用方言唱的采药歌。“就像爷爷说的‘药材如人品’,”杰克推了推眼镜,“现在大家能看见每味药的‘成长日记’。”

深夜的创客空间,杰克还在给地图添加AR功能:“扫描黄芪饮片,能看见爷爷当年在草原上的脚印;点击当归,会弹出《神农本草经》的采药时辰图。”昕玥趴在他背上画插图,给每个产地图标都加上了可爱的小尾巴——内蒙古的黄芪田飘着小马旗,西川的川贝母顶着小雪山。

美仪站在医馆门口,望着地图上闪烁的光点,忽然想起第106章的药检风波。那时她才真正明白,爷爷的抄本、合作社的印章、杰克的地图,共同编织成一张“道地药材”的大网,让每味中药都带着土地的温度、匠人的心血。

“姐姐你看!”昕玥举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