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双星 > 第139章·医馆的海外分馆

第139章·医馆的海外分馆

悉尼的早春带着湿润的暖意,乔治街188号的青砖灰瓦在南半球的阳光下格外醒目,门楣上“欧阳氏医馆·悉尼分馆”的烫金匾额两侧,挂着昕玥手绘的药材灯笼——黄芪是金色的小太阳,当归是紫色的小裙摆,灯笼穗子用中英双语写着“有疾可医,无病预防”。免费看书就搜:EZ看书网 ezkans.com

“当当当当!”杰克穿着绣着悉尼歌剧院轮廓的唐装,手里的铜铃换成了袋鼠形状的摇铃,“欢迎来到中医小宇宙!首先有请我们的‘首席萌系代言人’——昕玥小医仙!”

三岁的昕玥穿着改良版汉服,袖口绣着悉尼蓝花楹和中国银杏的图案,发辫上别着用桉树叶和枸杞果做的“跨洲小发卡”,举着比自己还高的卡通看板蹦跳着出场,看板上的英文格外醒目:When in doubt, ask the 3-year-old herbalist!(有疑问,问3岁小药师!)

“叔叔阿姨看这里!”她奶声奶气地指着展柜里的甘草片,“这个是‘天然甜豆豆’,《本草经》说它‘解百药毒’,就像给身体喝蜂蜜水!”金发碧眼的澳洲小朋友汤姆凑过来,好奇地摸着甘草片,昕玥立刻掏出中英双语的药材贴纸,“送给你!甘草哥哥会帮你打败咳嗽小怪兽~”

开馆仪式最热闹的是“中医魔法体验区”。美仪穿着月白色改良汉服,袖口的针灸铜人图案在LED灯下若隐若现,正在给当地华人陈太太演示“温针灸”:“艾叶燃烧的热量会顺着银针传到穴位,就像给身体的‘空调’调温,”她用英语解释着,“《针灸大成》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艾灸是最温暖的治疗。”

“这是东方的‘热疗魔法’吗?”隔壁咖啡馆的老板莎拉盯着艾灸仪惊叹,透明的艾灸罩里,艾柱的红光映着她金色的卷发,“我肩膀疼了三个月,刚才灸完居然能举高胳膊!”

杰克的双语小课堂围满了人,他举着中英文对照的经络图,手指在“足三里穴”上点按:“这个穴位叫‘Zusanli’,是脾胃的‘加油站’,”他用悉尼腔的英语笑道,“不管你是吃多了牛排还是米饭,按这里都能帮消化——中医叫‘调理脾胃,诸病自消’。”

最让华人老侨感动的是“医道传承展区”。玻璃柜里,爷爷1962年的山药糊医案原稿与英文翻译稿并排陈列,泛黄纸页上的钢笔字旁边,是杰克用悉尼歌剧院轮廓勾勒的插图:“老欧阳先生当年用山药糊救了饥荒中的孩子,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智慧,帮悉尼的小朋友调理积食。”原稿扉页上,爷爷的手书“医道无国界,仁心有同归”被放大成灯箱,暖光映着围观者湿润的眼眶。

“奶奶,这个花花和爷爷老家的一样!”陈太太的孙子小宇指着展柜里的金银花,中文里混着澳洲口音,“昕玥姐姐说,它的花苞像小火箭,能打败喉咙里的火!”老人摸着孙子的头笑,悉尼的阳光穿过雕花窗棂,在金银花标本上投下斑驳的影,仿佛穿越了半个地球的药香,终于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共鸣。

中医问诊室里,美仪正在给首位澳洲患者汤姆爸爸做脉诊,手腕上的智能脉枕同步显示数据:“您的关脉像被雨水泡软的泥土,”她用英语解释着,“中医说‘脾主运化’,就像您的消化系统需要一把小铲子——我们用茯苓和白术,帮您把肠道里的‘湿泥’铲干净。”

昕玥的“药材小课堂”在露天庭院开课,她蹲在草坪上,用桉树叶和黄芪片摆出迷你药斗柜:“看!这是‘补气F4’——黄芪是队长,党参是副队长,白术和山药是队员,”她给每个药材都戴上了悉尼特色的小帽子,“它们联手能让你的能量条满格,就像打完橄榄球喝运动饮料!”

开馆当日最动人的场景出现在黄昏。当悉尼的晚霞染透医馆的飞檐,爷爷的老医案被投影在外墙,中英双语的医案故事随着灯光流转,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一位澳洲妈妈抱着咳嗽的孩子过来,昕玥立刻递上川贝枇杷膏的试用装,用英语奶声奶气地说:“这个是‘止咳小蜂蜜’,妈妈可以像冲奶粉一样冲给宝宝喝~”

深夜的分馆办公室,杰克在整理首日问诊记录,发现澳洲患者最感兴趣的是“食物药用”:“他们觉得生姜治感冒比布洛芬更‘天然’,”他笑着晃了晃手机,“莎拉发朋友圈说‘中医让我知道,厨房就是最好的药房’。”

美仪望着窗外的悉尼塔,塔尖的灯光与医馆的灯笼交相辉映,忽然想起第130章的国际会诊——那时陈女士隔着太平洋求诊,此刻医馆的青砖灰瓦却真实地立在南半球的土地上。“爷爷说得对,”她摸着袖口的针灸铜人图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