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双星 > 第154章·古籍中的抗疫方

第154章·古籍中的抗疫方

2025年立春后的第十天,临时改建的方舱医院走廊里,不锈钢煎药机的咕嘟声盖过了监护仪的蜂鸣,深褐色的药液在透明管道里翻涌,蒸腾的热气中,麻黄的辛香混着薏苡仁的清润,在空调风里织成张细密的药香网。免费看书就搜:晋江文学城 jinchenghbgc.com美仪的防护服上贴着昕玥画的“药材小卫士”贴纸,此刻正蹲在治疗区,对着手机屏幕调试视频连线。

“小朋友们看!”昕玥的小脸出现在方舱病房的LED屏上,发辫上别着用麻黄段和茯苓片做成的“抗疫小发卡”,手里举着比她还高的药材展板,“这是麻黄,长得像小树枝,却是打开肺大门的‘小勇士’!《伤寒论》说它‘主中风伤寒,发表出汗’,就像给堵住的肺门‘咣当’一声推开窗户!”

镜头切换到药材特写,麻黄的节间被昕玥画满了小箭头:“它的‘发汗解表’本领可厉害啦,能把肺里的湿毒跟着汗水排出去!”她又举起圆滚滚的茯苓,“这个是‘抽水机茯苓’,《神农本草经》说它‘主胸胁逆气,利小便’,看它白白的身子,能把身体里的‘湿毒雨水’统统吸走!”

舱内的患者们被逗得轻笑,52岁的张大叔指着床头的中药杯:“怪不得喝了药总想上厕所,原来茯苓在帮我‘排水’呢!”他的舌苔从入院时的黄腻转为浅白,咳嗽时带出的黏痰明显减少,“昨天还爬两层楼就喘气,今儿能在舱里走三圈了。”

美仪的智能手环震动,显示“宣肺化湿汤”的临床数据:服用三天以上的患者,咳嗽缓解率达76%,乏力改善率68%,舌苔转薄白的速度比单纯西药组快2.3倍。她翻开《温病条辨》影印本,泛黄纸页上,吴鞠通的“三仁汤”批注旁,是她新写的病机分析:“湿毒郁肺,当宣上畅中渗下,麻黄开腠理,杏仁降肺气,茯苓、薏苡仁导湿浊,恰合‘治湿不理气,非其治也’。”

煎药室传来不锈钢药桶碰撞的声响,赵阳正和药剂师核对药材配比:“麻黄用蜜炙过的,减轻辛散之力,《本草正义》说‘蜜炙则温而不烈’,”他指着电子秤上的薏苡仁,“生苡仁偏清热,炒苡仁偏健脾,咱们用炒过的,护着患者本就虚弱的脾胃。”

最让西医团队惊讶的是药方的“靶向性”。陈立明主任盯着肺泡灌洗液的病理报告,发现中药组患者的气道黏液分泌量减少41%:“你们的药方就像给呼吸道装了‘除湿机’,”他晃着CT影像,肺间质的渗出影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吸收,“西医在找抗病毒靶点,你们在给病毒‘断水断电’——湿毒没了土壤,病毒自然没法肆虐。”

舱内的“药方小课堂”成了每日亮点。美仪举着透明试管,展示煎煮后的药液成分:“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能镇咳,就像给嗓子盖条温柔的小毯子;茯苓多糖能调节免疫,让白细胞变成更厉害的‘病毒狙击手’,”她突然指着昕玥的卡通插画,“就像昕玥画的,每味药都是分工明确的小卫士,麻黄负责开门,杏仁负责清扫,茯苓负责运垃圾。”

7岁的小雨抱着印有药材图案的抱枕,盯着屏幕里的昕玥问:“姐姐,我喝的药里有小勇士吗?”美仪蹲下身,用棉签蘸了点药液给她闻:“有呀,你的药里住着麻黄小勇士、杏仁小清洁工,还有茯苓小卡车,”她指着孩子逐渐透亮的舌苔,“你看,它们己经把你舌头上的‘湿毒乌云’吹散啦。”

深夜的中医治疗区,林婉儿在给新入院的患者贴穴位贴,突然发现对方的病历夹里掉出张泛黄的纸——是患者自己手抄的《湿热病篇》选段:“‘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这不就是说我吗?”患者笑着晃了晃手机,“我跟着昕玥的视频认药材,现在能对着药方猜功效了!”

美仪的防护服内侧凝结着水珠,却顾不上擦拭,她正在给悉尼分馆的视频会议讲解药方:“我们在吴鞠通‘三仁汤’基础上做了两处改良,加了马鞭草活血通络,减了半夏的燥性,”她展示着海外患者的反馈,“悉尼的华人喝了三天,咽痛缓解率比当地中药房的成药快一倍。”

煎药机的提示音在午夜响起,最后一批药液分装完毕,每个塑料袋上都贴着昕玥画的小盾牌,盾牌里写着“第3号方”。美仪摸着袋子上的卡通麻黄,忽然想起爷爷在医馆后院熬药的模样,那时她还不懂为什么爷爷总要对着药材念叨“性味归经”,如今却在方舱的白炽灯下,真正读懂了古籍里的抗疫智慧——那些传承千年的药方,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无数医者在疫情中摸爬滚打提炼出的生命密码。

舱外的路灯在春寒中闪烁,美仪的手机突然弹出昕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