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双星 > 第205章·临床的反击

第205章·临床的反击

2026年小雪节气,欧阳氏医馆的铜铃在寒风中轻响,58岁的李建国裹着羽绒服推门而入,脸色比门外的积雪还要苍白。他的西医诊断书上,“肺癌术后复发,多发淋巴结转移”的字样刺得人眼睛发疼,生存期预估“3个月”的批注像道冰冷的封印。

美仪的智能手环刚贴近他的手腕,便发出轻微的蜂鸣——脉象沉涩如刀刮竹,寸口部尤其滞塞。她翻开AI舌象分析报告:舌质淡紫,瘀斑布满舌边,正是《难经·五十五难》中“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的典型“积聚”证象。

“西医说手术和化疗都没用了,”李建国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化疗留下的静脉疤痕,“可我闺女刚考上大学,我想看着她毕业。”他的声音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虚弱却带着执念。

苏然恰好来医馆交流,翡翠脉诊镯在诊台上磕出清脆的响:“沉涩脉主气血瘀滞,”他的三指按在李建国的寸关尺,眉头深锁,“但术后正气大虚,当以补为主,攻伐之剂恐伤胃气。”他转向美仪,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世家子弟的固执,“《黄帝内经》明言‘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此时用破血逐瘀,怕是要重蹈‘虚虚之戒’。”

美仪没有反驳,而是调出AI系统的古籍检索界面:“患者舌淡紫而非深紫,瘀斑散而不聚,正合《千金方》‘消瘤丸’的适用证——攻补兼施,”她指着孙思邈的原文,“‘破血不伤正,扶正不助邪’,我们在桃仁、三棱中加入了黄芪、党参,用量比例严格遵循‘攻七补三’。”

昕玥不知何时蹲在药柜前,正给桃仁、三棱的药斗贴卡通贴纸:“桃仁哥哥是破血小钻头!”她举着画有小钻头的贴纸,“但要和黄芪爷爷手拉手,才不会让病人哥哥疼。”奶声让紧张的气氛稍有缓和,李建国却盯着药斗里的黑色药丸皱眉——那是美仪按《千金方》古法炮制的消瘤丸,散发着淡淡的麝香与木香。

治疗过程在忐忑中展开。美仪每周用AI系统监测舌象:第一周,瘀斑边缘开始模糊;第三周,舌质淡紫中透出浅红;第五周,沉涩脉逐渐变得和缓,虽然仍有滞塞,但刀刮感明显减轻。苏然每周都会来复诊,翡翠镯子在李建国的手腕上留下淡淡红印,却始终对攻伐之剂心存疑虑。

转折出现在第45天。李建国清晨刷牙时,突然咳出两块指甲盖大小的紫黑色瘀血块,整个人却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就像胸口压着的石板被搬开了。”美仪检查舌苔,瘀斑面积缩小60%,边缘呈浅粉色,脉象沉涩度下降37%。

复查当天的肿瘤医院CT室,李建国的女儿攥着报告单的手在发抖:“淋巴结转移灶缩小40%,CEA从89ng/ml降到53ng/ml!”她冲进诊室,把报告单拍在苏然面前,“您说攻伐伤正,可我爸现在能吃能睡,比化疗时强百倍!”

苏然的翡翠镯子在报告单上投下圆形阴影,他盯着CT影像上缩小的肿块,突然想起祖父曾说:“积聚之证,犹如河堤壅塞,一味筑坝不如疏堵结合。”起身走向李建国,亲自问诊:“服药后大便是否黏腻?夜间是否盗汗?”

“大便刚开始发黑,现在变黄了,”李建国卷起袖子,露出比初诊时丰润的手臂,“盗汗少了,每天能睡6个小时——这在以前,吃安眠药都做不到。”他指着桌上的药盒,“美仪大夫在消瘤丸里加了夜交藤和酸枣仁,说是‘破血时也要给心神盖被子’。”

美仪翻开治疗日志,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次调方:当AI系统检测到夜间心率超过80次/分,立即增加养血安神药;发现舌苔变薄,便减少三棱用量。“《难经》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她指着用药曲线,“攻伐药就像疏通河道的推土机,扶正药则是加固河堤的砖石,缺一不可。”

苏然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镯子上的“浮中沉”纹路,忽然笑了:“我输在太过执着于‘补’,却忘了中医的‘攻补兼施’从来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像太极图般此消彼长。”他望向药柜上昕玥画的“药材手拉手”漫画,桃仁与黄芪果然在画中勾着肩,“您的AI系统,其实早就‘读’懂了《千金方》的智慧。”

两个月后的冬至,李建国带着女儿来医馆送锦旗,上面写着“数据难测医者心,古方新用破沉疴”。昕玥正趴在药柜上给消瘤丸画新包装,把桃仁哥哥画成开着小推土机的司机,黄芪爷爷坐在推土机的安全帽上,奶声哼着自编的《破血歌》:“小钻头,钻钻钻,瘀血块块都跑远,黄芪爷爷撒种子,长出健康小树苗!”

美仪望着CT报告单上的“病情稳定”西字,想起在脉诊擂台赛上苏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