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玉笑得开怀,这还没出摊就收了 60 文。
她笑着说:“正好,我也有事想和大家商量。我这生意虽然不大,可也是要全家人一起帮忙才能干起来。我琢磨给大家发工钱,不能让大家白干。”
大柱听了忙说:“说什么呢,一家人帮忙都是应该的,什么钱不钱的。”
赵德旺略一思索说:“你大嫂帮忙最多,你给她工钱就行。其他人都是顺带手的事就不用给钱了。”
赵小玉明白她爹的意思,“成,就听爹的,我每日给大嫂 20 文,给娘15 文。大嫂每日都要陪我去镇上出摊,所以比娘多出 5 文,你们看行吗?”
崔氏,“太多了,而且也不用给我钱,哪有帮自己闺女切菜还要钱的。”
钱氏也说:“不用给这么多,我去镇上上工,一日也就 10 文。小玉要是赚钱了就给,要是不赚钱就不给,不用日日都给的。”
她原本也想大度的说不要,可是看到赵小玉赚钱这么容易,便升起了跟着沾光的心思。
最后几人商量一番,定下钱氏一日 15 文,崔氏一日 10 文。
这两单生意让大家士气大增,原本还担心的崔氏此刻笑得见牙不见眼。
本就乐观豁达的赵家人,这下更乐呵了,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着午饭,后院的大鹅也凑着趣,嘎嘎叫的欢快。
隔壁的李婆子听了,气的险些吐血,压着怒气指着李翠花骂:“一样是养闺女,赵小玉都能赚钱了。那可是 60 文呀。再看你,天天就会煮个野菜粥,你说你怎么什么也不是?”
李翠花低头不吭声,呼噜呼噜大口吞咽着清汤寡水的野菜糙米粥。
几口喝完了,她仍旧很饿,伸手去拿野菜饼。
她只有中午能吃一个野菜饼,早晚都只能喝稀粥。
倒不是她家吃不起,而是李婆子不准她吃,用李婆子的话说:“你也不用下地干活,吃干粮也是浪费,喝点稀粥就行了。”
李婆子突然扬手,一巴掌拍掉李翠花手里的饼子,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赚不来银子,以后都别吃饭。”
李老汉和李大壮没吱声,对于李婆子打骂李翠花习以为常。
李翠花早上去河边洗了一家子的衣服,回来又忙着做饭,早己饿的前胸贴后背,一碗稀粥下肚啥也不当。
她又饿又累,听着隔壁赵家人说笑着,你一句我一句的夸着赵小玉,她妒嫉的快要疯了。
李翠花曾经是真心拿赵小玉当朋友的,可是渐渐的她开始嫉妒赵小玉,嫉妒她有爹娘哥嫂的疼爱,妒嫉她有一个秀才未婚夫,妒嫉她有新衣服穿,妒嫉她的一切。
而她呢,每天睁开眼就不停的忙,像个陀螺从早忙到晚,也换不了爹娘的一句关心。
李翠花憋不住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反驳,“你前些日子还说我比小玉强,起码不会倒贴男人。”
李婆子见女儿居然还敢顶嘴,再也压不住火,大声吼起来,“你还好意思说,你自己背了个歹毒的恶名,刘富贵都不肯要你了,你还有脸吃饭。”
李翠花瞬间呆住了,就像是被吊上岸的鱼,即使再用力挣扎也是徒劳。
是呀她的名声毁了,嫁不了好人家了。
赵小玉被退亲了,也毁了名声,可是她还有地娘哥嫂弟弟们的爱护,只有她什么
都没有。
李翠花脸色灰败的不再言语。
李婆子好似得胜的将军,继续数落闺女,“憋茄子了吧,还有脸顶嘴,咱们老李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刘富贵那个鳏夫都不要你,丢人现眼的玩意。”
……
炎炎夏日,大家都在院子里吃饭,
一墙之隔,赵小玉将李婆子的咒骂听得一清二楚。
吃不饱的年代就别谈什么隐私不隐私了。
赵小玉就当听真人版有声故事了,同时告诫自己日后再说什么私密事得小声点,隔墙有耳。
赵小玉吃饱了,西下打量家里的房子,土坯房一共有西间。
爹娘住一间,哥嫂一间,她占了一间,二哥和三柱西柱挤一间,要不了几年三柱西柱长大了就不够住了。
这房子不但得加盖新屋,还得翻修。
可是这都是要银子的。
说到底还是得多赚钱。
再想赚钱也得一步一步来,一步登天那是痴人说梦。
她还是抓紧将她生意支棱起来要紧。
她和大哥大嫂一起去镇上买出摊用的东西。
她们先是买了一些调料,赵小玉不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