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一早去镇上送货,见赵小玉果真没来摆摊,总算是放下心来。
市井中泼皮无赖掺杂其中,偶尔遇到在所难免。
赵小玉一个小姑娘就更加不便。
醉仙楼的雅间里,秦霄透过窗户望着刘大娘的出神,顾清润走进来他都没发觉。
“想什么呢?这么专注。”顾清润顺着秦霄的视线看去,“小玉姑娘怎么没来摆摊。”
这声小玉裹着不自觉的熟稔。
“你和她很熟?”秦霄收回视线,抬眸冷冷的瞥了一眼顾清润。
顾清润说:“天天都来买她做的卤煮,算得上熟吧。”
“我天天都来醉仙楼送货,我是和醉仙楼老板熟还是和醉仙楼大厨熟?”
“这怎么能一样?”顾清润不明所以,秦霄干嘛和他较真这事。
说到赵小玉,顾清润想起王秀才,转移换题说:“也不知道王枫林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姑娘不珍惜,和个寡妇纠缠不清。”
王清润嘀咕一句也没想秦霄接话,就又说起正事,“你当真要参加秋闱?我当初那般劝你,你都不肯?这回怎么突然想开了?”
秦霄又看了一眼窗外忙碌的刘大娘,没接话反问道:“可有名额?”
顾清润:“书院今年参加秋闱的学生名额尚且不够,肖先生正西处找关系弄名额。从他这是弄不来名额,咱们可以再找旁的门路。”
秦霄闻言并未意外,这也是情理之中。
律法规定参加科举者需有书院的推荐。
而每个书院依据其规模获得相应数量的名额,肖先生的书院是平安镇十里八乡名额最多的,也不过才 5 个。
所以,不能为他推荐,秦霄也不意外。
只是有些惋惜。
顾清润担心秦霄又要放弃,忙说:“只要你肯去,我保证顶能为你弄到一个名额。”
“去。”秦霄又看向窗外,“我去。”
顾清润很是奇怪,他俩从小就认识,当年秦家出事后,顾清润找到秦霄要资助他读书,秦霄顾念家里坚决放弃了学业。
顾清润现在想起来,仍旧觉得惋惜。
“你怎么想通的,肯参加科考?”顾清润太好奇了,这些年他都快磨破嘴皮子了。
秦霄:“为了个熟人。”
-----
崔氏推着赵宝根来到镇上。
崔氏许久未来,以往没钱所以不来镇上,如今揣着闺女给的银子,底气很足。
赵宝根第一次来镇上,看什么都稀奇,更是兴奋。
崔氏不放心的嘱咐,“你可不许乱跑,回头被拍花子的把你拐去卖了。”
“知道了,奶,我要个糖人。”赵宝根指着一个糖人兴奋的嚷。
“我看你像个糖人,一会要买糕点呢,其他的不许要,浪费银子。”崔氏揣着赵小玉给的银子,底气足了也舍不得乱花。
赵宝根仍旧嚷嚷着和崔氏商量,两人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吴氏的摊子前。
视线相撞,三人俱是一愣,只有赵宝根仍旧执着于糖人,兀自嘟嘟囔囔。
崔氏冷哼一声,扭脸就要走。
吴氏却突然上前,拉住推车,腆着脸问:“这就是我外孙吧,叫什么来着,还不会走路呢?”
吴氏见赵宝根坐在推车上,嫌弃的神情藏也不藏。
赵宝根听出这人是谁,气的首接蹿了起来,“死老太婆,你咒谁呢?”
吴氏:“你个小兔崽子,我是你亲姥姥,你怎么和长辈说话的。”
“没见过,你是我姥?就是你差点把我娘打死的,老妖婆。”赵宝根的小嘴跟开了光似的,叭叭说个不停。
有个商贩笑着说:“这个孩子挺孝顺,这么小就知道心疼她娘。他多大了,嘴巴这么厉害。”
“小孩子不懂事,你们跟着起什么哄。”吴氏冲着那人嚷嚷。
“切,敢做不敢认。”那个回了一句,忙活自己的生意去了。
赵宝根扯了扯崔氏,“奶,咱们快走,别搭理她。”
崔氏也懒得搭理这两人,推着推车走了。
吴氏是想和崔氏借推车的,看崔氏那副样子,估计是借不来的,满腹牢骚的回去了。
钱老汉不耐道:“你去招惹她干嘛?”
“我琢磨借她家推车用用,反正赵小玉惹了有钱人家的公子也不敢出摊,她家车闲着也是闲着。”
钱老汉觉得有道理,“回头去找大妞,用亲闺女的推车,她敢不借。”
钱老汉算盘打得噼啪响,全然忘记昨日他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