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柱闻言,出来将小五请进了院子。
小五看着刚出锅的爆炒腰片,不信邪的打量赵小玉,这么个土不啦叽的小姑娘能做出如此美味?
闻着比京城里大厨做的还香。
赵小玉看到小五心里也是一惊,这人是昨日那个醉鬼的小厮。
她压下震惊,暗自观察小五的神色。
她瞧着小五只是惊讶于她的厨艺,并没有露出旁的心思。
小五咽了咽口水说:“赵姑娘,现在还有剩余吗?我多买几份可以吗?”
赵小玉坐地起价,“50 文一份。”
她将炒菜的价格从 20 文一份首接涨到 50 文一份。
“成。”小五买了 5 份菜,两份卤煮,两份竹笋,一共给了 300 文,也不要赵小玉找零。
醉鬼看着就是只肥羊,不宰白不宰。
价钱涨了,分量还减少了,这倒不是赵小玉有意苛扣,而是她了解有钱人的喜好,讲究色香味俱全,一个盘子要是装的满满当当的怎么也美不了。
她还多加了一些配菜,红的绿的颜色搭配的鲜亮。
小五很满意,连连夸赞,“赵姑娘用心了,搭配了青笋、红椒这些素菜,吃起来不会太腻,这摆盘的小花更好。”
有钱人果真脑子有问题,一盘肉菜加了蔬菜肉就少了,他还首夸好。
赵大柱三兄弟在一旁都看傻了。
赵大柱觉得赵小玉这是漫天要价,偷工减料,这样没有诚信。
三柱西柱则满眼崇拜,二姐太厉害了,他们又学到了,做生意就是要灵活应变。
由于没有食盒,小五自己骑马跑回镇上买了食盒,然后再用食盒装好菜品,飞奔回去交差。
这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大家都从地里回来,看到高头大马衣着华贵的小厮提着食盒从赵小玉家跑出来,莫不惊疑。
这赵小玉也太神了,不但能摆摊赚钱,还把生意做到了权贵人家,这样的姑娘打着灯笼都难找。
秦大力和秦二力眼见赵小玉不但没被收拾,还赚了 300 文钱,气呼呼的站在赵家门口不肯走,妄想昨日那个醉鬼说不定就能找来了。
没人在乎两个熊孩子,大家对赵小玉的变化唏嘘不己。
脑子灵活的人突然就开窍了。
赵小玉是个姑娘,还是个被退了亲的姑娘,她早晚得嫁人。
这样的姑娘要是能娶回家,那不是烧了八辈子高香了。
悟出这个道理的人,惊的浑身颤栗,莫不闭紧嘴巴,生怕高兴的昏了头说出这天大的机缘,再被旁人抢了先。
心急的下手快的不等吃了午饭便猴急的找到王媒婆,“只要能说成这门亲事,好处费我定然少不了您的。”
一下午的功夫,王媒婆己经收到了十多家的定金。
一女众家求。
王媒婆做了几十年的媒婆,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盛况,看着面前平铺的十多个红包,不可置信的揉了揉满是皱纹的双眼。
王媒婆颇有职业操守,她琢磨还是得先去找崔氏聊聊,了解赵小玉的喜好再做推荐。
李婆子进门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都是咱村的?”
王媒婆下午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院门房门都没顾上关,李婆子便首接进屋了。
王媒婆不动声色的将红包拢到手里攥着,不咸不淡的问:“怎的来了?”
李婆子犯愁闺女的婚事,名声臭了要 10 两的聘礼怕是太难,不行 5 两的聘礼也行,可是看到这么多红包,李婆子又反悔了。
她难得的琢磨了下措辞才开口,“还不是为了我闺女的婚事,翠花大了,我也不挑什么家世长相,只要出得起 10 两聘礼就行。”
开门做生意没有拒客的道理,李翠花再不堪也有死了老婆的穷困鳏夫肯要,于是王媒婆皮笑肉不笑的应下。
正事谈完了,李婆子却不肯走,眼馋那些红包问:“这都是哪家的小子要相看?看好哪家姑娘了?咱们村还未定亲的姑娘可不多了。”
狼多肉少,她家翠花怎么也能捞上一个,她瞧着那些红包都沉甸甸的。
王媒婆阴阳怪气的说:“女方相看也有给红包的。”
李婆子从来不肯出一文钱的,听了这话也知道是在调侃她,赶紧起身说:“家里还有活呢,我就先走了。”
李婆子走出院子,撇嘴唾了一口,“呸,张张嘴皮子的事儿,还想两头收钱。”
秦老太与李婆子刚好在门口碰到。
两人对视一笑,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