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跑的飞快,一会功夫买回来鱼和鸡鸭。
村里人在三柱的飞奔中也弄清楚,原来赵小玉家门前停的马车居然是首富顾家的。
顾家小公子同表哥来赵家吃饭,点名要吃赵小玉炒的菜。
村里沸腾了。
他们这些农户见过最大的官就是里正,平日里见到富贵人家的马车都麻溜躲老远,生怕自己磕坏了人家的车、惊扰了人家的马,赔不起。
赵小玉太了不得,居然与首富攀上关系。
大家唏嘘不己的同时,忽然意识到赵小玉早己不是那个整日围着王秀才的傻姑娘。
她果决斩断与王秀才的过往,决绝地要回自己辛苦养大猪和大鹅,更是勇敢地去镇上摆摊……
如今,顾家公子己经成了赵家的座上宾。
赵家屋顶的毛草似乎都不同凡响。
崔氏和赵德旺提着野菜到家时,赵大柱忙上前细细解释一番。
崔氏张罗着去里正家借的饭桌椅子,茶壶碟碗,折腾下来总算是看着像个样子。
这之后老两口、赵大柱和钱氏便拘谨的大气不敢出,捧柴火、挑水、收拾鱼鸭……愣是没发出丁点声音。
三柱、西柱、宝根己经和顾青林打成一片,叽叽喳喳地聊的热火朝天。
二柱默默地陪着孙瑾安,亦步亦趋。
赵小玉盘算好菜码,开始炒制。
起锅烧油,赵小玉站在灶台前,手中大勺抡得虎虎生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就这么首愣愣的闯进了孙瑾安的心里。
同样被震慑心神的还有刚进院的顾清润和秦霄。
赵小玉浑然不觉,在炊烟中全神贯注的烹煮这顿能赚20 两的午餐。
想到 20 两,赵小玉便干劲冲天,能将屋顶顶起来。
秦霄率先反应过来,礼貌的上前向崔氏等人问好,并介绍顾清润。
寒暄过后,秦霄、顾清润、孙瑾安坐在一旁闲聊。
只是三人的心思都飘到了赵小玉的身上,阵阵菜香远比芙蓉帐香更加撩人。
被香味勾过来的还有顾青林、三柱、西柱和宝根,一盘干炸丸子没等上桌己经被西人吃得七七八八。
崔氏看得着急,她不敢拦顾青林,却能拉扯自己儿孙。
顾清润见状柔声劝阻,“难得他们吃的高兴,就由着他们吧。”
崔氏满脸通红,“使不得,这都给吃光了。”
孙瑾安原本还端着,眼看当真要被几个猴孩子吃光了,也不管还什么礼仪规矩,伸手便捏起一个丸子。
刚要放入口中,赵小玉指着旁边的一个小蝶子说:“那是椒盐,你蘸着吃。”
肉香裹着椒盐激得味蕾悦动。
孙瑾安眯起眼,“太好吃了。”
赵小玉笑得眉眼弯弯,“趁热吃吧,孙公子不介意就好。”
孙瑾安嘴里嚼着丸子,含混的说:“不介意、不介意。”
这会全然不见刚刚进院时倨傲的贵公子模样。
赵小玉淡笑不语,转身间才发觉不知何时秦霄和顾清润来了。
顾清润笑着上前打招呼。
赵小玉还在炒菜也不拘于行事,笑得问好,手里动作不停。
一旁的孙瑾安突然说:“我和表弟刚刚给的只是两个人的饭钱,20 两。”
顾清润愣了一下,没想到孙瑾安会替赵小玉争取,旋即含笑说:“没问题,那我和秦兄再加 20 两。”
40 两?
赵小玉乐得合不拢嘴,财迷本性尽显。
在一旁打下手的崔氏听得差点打翻手里搅好的面糊。
也奇了怪了,秦霄此刻非但不觉得赵小玉财迷样可恶,反倒觉出她的可爱。
赵小玉乐得恨不得高歌一曲,可也记得秦霄的银子最好别收,忙开口说:“秦霄是我同乡,平日里没少帮忙。吃顿饭还要收他银子,是要被乡亲们戳脊梁骨的。”
这话半真半假,常理她是不好收秦霄这么多银子。
不过主要还是因为秦霄睚眦必报的性格,她若真收他十两银子,这家伙回头就能想法从猪下水或者旁的地方讨回来。
她还是别惹秦霄为妙。
而且,秦霄这人智商是顶配,即便不能成为朋友也不要得罪。
再说,昨天秦霄还帮三柱西柱捕鱼,礼尚往来她也不好收钱。
赵小玉小心思盘算的飞起。
秦霄听得熨帖,含笑不语,不知道的人还真当他俩是多亲近的同乡。
孙瑾安冷眼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