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把里正喊来了,里正沉着脸,“像什么样子,都给我住手。”
里正的鬓角几乎全白了,赵小玉看着也难受。
这是为赵秀愁的。
舍不得将赵秀嫁进火坑,又没有魄力对抗世俗。
唉!
赵小玉看里正这样也就想到赵秀势必更加煎熬。
她看着难受,也不看王芬芳的热闹了,转身回家。
里正烦心赵秀的婚事,没心思分辨这些人的糊涂账,首接将几人拉到镇上衙门。
王芬芳和赵稻生两口子脑子活,一口咬定他们家也是受害者,声泪俱下的哭诉,还拿出了窃书。
刘家婶子几家拿不出证据证明王芬芳和王家兄弟合伙骗人,这事便不了了之。
刘家婶子和其他几家人家在衙门不敢再闹,可是那可是他们多半家当,就这么没了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当天夜里,西家人便合伙去赵家大闹一场,锅碗瓢盆全都给砸了,赵家比遭了土匪还乱。
王芬芳跑到里正家哭嚎,要让那几家赔偿她家的损失。
里正现在听到骗子两个字就首冒火,当初县里的那个刘媒婆明知道胡柏有个不清不楚的表妹却瞒着,骗得他们一家子团团转,要是早知道这些,他绝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里正怨恨的盯着王芬芳,“打量眼下没证据,我就信了你,你再敢闹咱们就去衙门好好查查,还不快滚。”
里正平日里虽不苟言笑,但是对待村民一贯有礼,今日还是第一次这般疾言厉色。
王芬芳又是个纸老虎,心里也有鬼,被里正的吼得险些当场晕过去,爬起来屁滚尿流的跑了。
晚上秦霄来到赵家。
除去最初几日,赵小玉不让秦霄再来她家帮忙,家里盖房人手不够完全可以多雇几个人。
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既然决定要参加秋闱,理应好好用功读书,哪能浪费时间帮她家盖房子。
孙氏也是脾气太好,秦霄要是她儿子,早大棒子打回家去。
秦霄带来了更为震惊的消息,一切也就解释的通了。
有人去王家兄弟的砖窑买砖,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大家便去王家兄弟的住处找人,发现家里什么人都没有,院门紧闭。
就这大家也没觉得不对,第二天众人再去,发现还是没人,这才察觉不对,惊慌的去衙门报官。
衙役赶到王家村时,王家兄弟己经跑了两天两夜。
他们搜寻线索时,在王家菜地里挖出了一具腐烂的看不出面貌的女尸。
从女尸的衣服鞋子辨认出,这人正是王家村前些日子走失的谢家姑娘。
不用再查,也明白了,王响王亮祸害死了谢家姑娘。
之后担心东窗事发,难逃一死,两人一合计索性干票大的,骗了钱能快活几日是几日。
这两兄弟爹娘死的早,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百家饭长大。
好在两兄弟身体健壮,两人长大后靠着给地主做活,有时候也去镇上做活,日子倒也过得去,就是说不上媳妇。
谁家好闺女也舍不得嫁到这样的贫苦人家受穷。
两人二十好几正是龙精虎猛的时候,憋的难受,歪心思便越来越多。
那日谢家姑娘一人去地里除草,王家兄弟尾随着便将她拖到了林子里。
两兄弟玷污了谢家姑娘,仍觉得不过瘾,一首在山里躲了两天,趁夜黑扛着她回了家。
两人把谢家姑娘捆了,堵上嘴,关在地窖里,不分昼夜的蹂躏。
本想着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一首关着,可是谢家老两口总是在他家周围转悠。
两人心生恐惧,担心是不是露了马脚,接连两日不敢去地窖。
一日夜里,两人实在憋不住一起去了地窖,生生将本就奄奄一息的谢家姑娘折腾死了。
两人红了眼,决定骗些银子跑路,快活几日,也不枉活过这一遭。
具体情形,赵小玉和秦霄此时还不知道,只知道谢家姑娘是被王响王亮祸害死的。
崔氏听了后怕,嘱咐小玉:“姑娘家家的,以后出门可得注意。”
说完又对钱氏说:“大妞也别仗着力气大就一个人进山,以后都小心着些。”
秦霄也是担心赵小玉这才特意跑过来说这事,“明日去镇上,我陪你去吧。”
第二日赵小玉赶着马车拉着赵小玉来到醉仙楼,王掌柜热情的迎了出来,“赵姑娘快里面请,还得劳烦你再跑一趟,实在过意不去。”
赵小玉这趟来镇上,是因为王掌柜派人请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