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生忙说:“大玉你回去吧,家里有我呢,你回去住几天陪陪爹娘也好,你都两年没回娘家了。”
马老太发话,“一起回,春生陪着大玉一起回。”
赵大玉说:“那怎么行?不能留娘一个人在家。”
“我有手有脚啥不能干,这样,春生你去把老二给我叫回来,让他陪我住几天,我是他娘,就算分家了他也得尽孝。”
马春生立即站了起来,“对,娘,我这就去叫他。”
赵大柱见说妥了,立马说:“那咱们现在就往回赶吧,咱们今晚要是不回去,娘肯定一夜都睡不着,担心是不是路上出事了。”
马老太说:“行,大玉你现在就收拾衣服,春生回来你们就出发。把水囊灌满,这篮子吃食拿着路上吃。”
赵大柱和马老太推拒,最后只拿了几块糕点给马春生和大玉在路上吃,两人在山上开荒也就吃两块野菜糙米饼。
不多一会,马春生带着弟弟马冬生回来了,几人打过招呼后,就上了牛车启程。
大玉看着车辕上刻着花,不禁怀疑是二哥刻上去的,于是问:“这牛车也是小玉买的?”
赵大柱神气十足,“就是,都是小玉买的,小玉还买了石磨。小玉现在还给我开工资,一天 15 文,就跑一趟县里送糕点就给我 15 文。”
活肯定不止这一点,砍柴、挑水、磨豆子、剥栗子……这些活在赵大柱眼里都不算事。
大玉由衷的高兴,“小玉可真是了不得,小时候她就鬼精鬼精的,鬼主意多的很,就是和王枫林定亲那几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招人恨。”
说起那几年,赵大玉就恨的牙根痒痒,偏偏又是自己的亲妹妹,舍不得打。
只那一次偷了她的聘礼寒了她的心。
赵大柱笑呵呵的说:“小玉是变了,她还找好私塾,要供西柱念书咧。”
“妈呀!念书可个无底洞,这不得拖垮小妹吗?”赵大玉开始担心起妹妹,其实赵小玉小时候和赵大玉最亲,走到哪都带着,路上有积水都得背着走。
“不能够,咱家可不是那种人家。”
马春生听得嘿嘿乐,他最羡慕岳丈家里孩子多,关系亲。
不像他,只有一个弟弟,还是个狼心狗肺的玩意。
看他伤了腿,立马分家,分走家里 5 亩水田,他病着一点不帮衬,弟媳还来说风凉话。
-----
赵家,赵小玉早早就在灶房忙活,两个锅里一个炖了板栗鸡,另一口锅里炖着红烧五花肉,酱猪肘也盛出来切片,还有几样蔬菜都切好了就等着赵大柱他们回来再下锅。
崔氏偷偷打量赵小玉的神色,担心她闹脾气,毕竟当初两姐妹为了 5 两银子吵的天翻地覆,就差写绝亲书了。
赵小玉心里却是另一番打算,她记得原著中描写的这段也挺抓马的。
赵大玉出嫁后第一次归家得知小妹被王秀才逼死后,不声不响半夜拎着锄头去把王秀才家眼瞅着就要成熟的水稻全都毁了。
李婆子把赵家告了,但是也没有证据,里正和郑家族老联名上保,最终保下了赵家父子。
但是王枫林也将赵家彻底记恨上了,他高升后第一个收拾的就是赵家。
因此,赵小玉还挺喜欢这位有血性的大姐。
月上树梢,赵大柱几人才到家。
三柱、西柱在院门口最先发现他们,嚷嚷着大哥、二哥回来了,跑去迎接。
看到赵大玉,两人都愣住了,不过片刻功夫就又扑了过去。
西人进了院子,崔氏眼眶通红,心疼的打量着大闺女,“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赵小玉拿着锅铲笑眯眯的看着赵大玉,不愧是一夜就毁了王家十几亩水田的侠女,按现代计量这身高也得有一米七还多,但是又不显粗壮,是骨肉云亭的健康美。
赵小玉甜甜的叫:“大姐你回来了,我给你做好吃的了。”
赵大玉抹去眼泪,忍不住挖苦,“就和你说了王枫林不是个好东西,你偏不信。”
“我这回信了……”
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了,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晚饭。
赵宝根嘴甜,姑姑姑父喊的亲热,把赵大玉稀罕的不知怎么夸才好。
夜里赵小玉和赵大玉挤在一张床上说体己话。
赵小玉听了大玉这段时间的糟心事,冷哼一声说:“你婆婆还是偏心你小叔子一家,看似平分,10 亩水田一分为二,两亩旱地给你小叔子,土坯房给你们,实际上老的病的都留让你一个人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