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创业在晚唐 > 第182章 除夕

第182章 除夕

乾符二年,除夕。.d~1\k!a*n¨s-h-u¢.¨c′o?m/

赵怀安邀请新结拜兄弟杨复光到他保义军中一起过。

杨复光欣然往之,带着他的三十个义子和一众僚属带着百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奔向城外的保义军大营。

而这一行止不晓得惹来汴州内外多少人侧目,原来监军使推掉幕府的大宴,竟然是去赵怀安那边赴宴了。

他们在眼红的同时,心中也在困惑,这赵大不是高骈的人吗?怎么又靠上了杨家?

这见风使舵的本事,怎么这么厉害?想学。

……

当杨复光车队来时,赵怀安正在一个大锅里煮赤豆粥。

这是大唐的风俗,说是能去邪避疫,他不太晓得这赤豆粥为何会和去邪扯上关系,难道就因为赤豆的颜色是红色的,所以就是阳性?

不过不理解无所谓,干就是了,反正就是入乡随俗。

赵怀安今天早上就开始忙活起来了,除了自己亲手熬了一铁锅的赤豆粥,他还主持上百个伙夫开始做红烧肉。

现在这红烧肉已经是改良版的了,很接近后世的口味了。

这里面的核心就是赵怀安弄出了红酱油,大唐有酱,但大多数都是豆豉酱这些,像红酱油这个是没有的,但赵怀安晓得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弄出个红曲米。

这东西就是上色的关键。

而红曲米是糯米在差不多三十五度左右的发酵出来的,但唐代却没有太多办法控制温度,所以赵怀安只能靠差不多接近人体温度去感知,然后通过增减燃料来控制。

这样的方法自然出产率低,所以红酱油即便生产了出来,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还是太贵了。

赵怀安也只会做红烧肉时才会放一点红酱油。

这一次北上,赵怀安基本将这段时间制作的红酱油都带上了,就是为了随军犒劳的时候,方便做红烧肉。

自红烧肉这道菜随着赵怀安开发出来,几迅速在军中风靡,一场犒劳大席面,要是没一顿红烧肉,那这犒劳就是差了点意思。

而今日是除夕,那就更是如此。

自早上开始,各营就开始杀猪宰羊,开始整备食材。

因为赵怀安都亲自准备除夕饭,所以保义军从上到下也就一起忙活。

买柴的去买柴,杀猪的去杀猪,准备菜的准备菜,各营早就忙活得热火朝天了。

当赵怀安正尝着红烧肉的火候,一边嫌烫却不舍得吐掉,一边对面前胖乎乎的厨子说道:

“小李,这肉淡了,再放点盐,咱们淮南来的都不舍得放盐,多丢咱们淮南人的脸面?”

李厨子连忙点头,他是光州有名的大师傅,因做得一手好猪肉被赵怀安挖到了军中,专门给大帐烧小宴。

其实李厨子也告诉过赵怀安,其实他拿手的还是做牛肉,以前乡里人有病牛或者伤牛都是送到他这边杀和做牛肉,尤其是酱牛肉更是定县一绝。

虽然赵怀安也好日子没吃牛肉了,但还是拒绝了。

他晓得此时虽然禁吃牛肉,但却有很多办法禁止,那就是只要是累死的牛或者伤残的牛,都是可以宰杀吃掉的。

禁牛令一旦有这么一个缺口,那基本就名存实亡了,毕竟你哪晓得这牛是被故意弄残的还是真的意外受伤?

但赵怀安却不能这样。

相比于口腹之欲,他更看重粮食的收成,这才是谋国的大事。如果他光州刺史都带头吃牛肉,那下面不还是有样学样?到时候把牛都吃绝了,粮食收成下降,谁能负责?

不过李厨子做的红烧肉在自己的提点下,已经丝毫不弱于自己,所以也不算是委屈自己的口福。

因之前他问过杨复光,晓得他是福建人,所以还让营中专门弄了道蛤蜊煎。

这里面最难弄的其实就是蛤蜊了,要晓得他们现在是在中原的汴州而不是在沿海。

所以他也就是抱着试试买的态度去汴州城的西市找了一圈,最后从几个福建过来的大海商那边,倒真的弄到一批蛤蜊,都是用冰块镇的送来的。

那些大海商在陶瓮中灌入海水装蛤蜊,然后再用冰块彻底冷藏后送到汴州这边来,一些海货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运输到汴州的。

尤其是现在除夕,汴州的豪富和权贵们对这些稀罕物的需求非常旺盛,不过蛤蜊倒是第一次有人要。

本来这东西是他们自己带着吃的。

晓得是光州刺史要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