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结束,通常以视频通话作为收尾。夜幕降临,城市被灯光点亮,万临和陈明泊各自在世界的另一端,隔着屏幕,却像是面对面坐在彼此身边。
“你今天怎么样?” 万临窝在沙发里,抱着抱枕,声音带着一点慵懒,那慵懒里却满是对陈明泊的牵挂。
“还行,公司开了几个会,白天有点忙。” 陈明泊坐在书房里,身后是整整齐齐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见证着他的学识与成长。他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松开领口的纽扣,让自己稍微放松些,那疲惫的神情在看到万临的瞬间,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那你有吃晚饭吗?” 她随口问,那语气就像一位贴心的伴侣,时刻关心着对方的生活。
“有,点了个外卖。” 陈明泊的回答简单而真实,在忙碌的工作中,外卖成了他解决晚餐的方式。
“又是健康餐?” 万临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调侃,她知道陈明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嗯,少油少盐,吃得习惯了。” 陈明泊笑着回答,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又有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坚持。
“无聊。” 万临笑着调侃,“你就不能偶尔吃点不健康的?”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俏皮,希望陈明泊能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一些放松的空间。
“等下次见面,你带我去吃吧。” 陈明泊语气淡淡的,却带着某种不易察觉的期待,那期待如同夜空中的星星,虽然微弱,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好啊,说好了。” 万临笑着,心里一阵柔软,那柔软里满是对未来见面的憧憬。
视频电话从来都不是长时间的,但每晚都少不了。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问候,或者短暂地看看对方,这种仪式感,成了他们感情里最默契的部分。有时候,两人都在忙各自的事,视频开着,谁都没有刻意说话,但也没有挂断。万临埋头整理笔记,笔下的字迹工整而认真,陈明泊低头翻阅报告,眼神专注而深邃。只是听着彼此翻书、敲键盘的声音,心里就莫名安稳。那声音仿佛是他们爱情的旋律,在寂静的夜晚,奏响着和谐的乐章。
九月的北京,夏日的余温还未完全散去,白天炽热的阳光依旧烘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直到夜晚,微风才悄然拂过,稍稍带来一丝凉意,轻柔地抚摸着人们燥热的肌肤。
这座城市的节奏依旧快得让人没有喘息的机会,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行人脚步匆匆,车辆呼啸而过,仿佛都在奔赴一场永不停歇的旅程。金融行业更是如此,办公室里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人们在数据与文件间忙碌穿梭,为了利益与梦想拼搏奋斗。
下周六就是陈明泊 33 岁的生日,按照惯例,他不会特别庆祝,以往顶多和朋友吃顿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几个小时,或者照常加班,在忙碌的工作里让这一天悄然流逝。可今年,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 他心里有了一个会让这个生日变得特别的人。每当想到万临,他的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仿佛这个生日将成为他们感情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思考生日那天该如何安排,今晚的饭局就让他措手不及。
晚上,陈明泊依旧照例和叔叔共进晚餐。两人约在北京老城区一家私房菜馆,菜馆隐匿在一条幽静的小巷中,青灰色的砖墙、古朴的木门,散发着岁月的气息。走进店内,环境安静而雅致,柔和的灯光洒在木质的桌椅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私密的氛围,正适合他们谈话。
他的叔叔一向不喜欢太过张扬的场合,这家私房菜馆低调内敛的风格,与他的气质相得益彰。
两人坐定,菜陆续上桌。精致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可陈明泊此刻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美食之上。
“最近工作怎么样?” 叔叔拿起茶杯,杯中的茶水轻轻晃动,他随意地问道,语气中带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
“还不错。” 陈明泊如实回答,语气一贯沉稳冷静,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干扰他的情绪。“上周在新加坡的出差有些收获,跟 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交流了一些监管上的趋势,国内市场现在也在做相应的调整。”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眼神专注而坚定。
叔叔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继续听着他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情,不时插话问一些具体的行业变化。饭局的前半程,一如往常,是一次严谨的工作近况交流。他们的对话中充斥着专业术语和行业动态,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
然而,就在陈明泊以为今晚的对话就会这样结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