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喜怒不形于色,但施寒岄明显感受到皇帝压抑的怒意,结合皇帝的话,不难猜出,这和谈书上的内容定是叫皇帝十分不满。
照理说,竹荣战败,金安无须对其如此礼遇。
但之所以要促进和谈、共议条约,是因为战况持续五年之久,虽金安大胜,却也几乎掏空国库、耗空物资。
竹荣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此时若再打下去,竹荣恼极集全国之力反扑,金安不一定能讨到好。
故而和谈,是当下最稳妥之举,金安也急需战后重建。
共议条约,是为保金安能有充足的时日休养生息,若双方和谈不拢,以竹荣皇室的一贯做法,战事必定再起。
郁沉云夺其两座城池后,竹荣本就有怨,战线再往前推进,竹荣新界边城占尽天险,仗只会更难打。
故而与竹荣和谈的条约,既不能失了金安战胜国的气魄,又不能失了风度,也不能将竹荣逼至绝处迫其反扑。
自郁沉云回朝后,皇帝每日上朝时都在与大臣们商议和谈条约的事情。
施寒岄打听到,皇帝手中也草拟好了一份条约,如今竹荣递上和谈书,皇帝如此表现,显然是和谈书上的东西和皇帝想要的东西相差甚远。
“是。是臣下心急了。”郑寂转身回了座位上,继续欣赏歌舞。
皇帝的表现,竹荣的人也并不意外。
竹荣战败,丢了城池,这对他们来说是耻辱。竹荣本也想集结调兵,继续同金安打下去,将丢掉的城池收回来。
但金安的郁沉云戍边多年,对竹荣的排兵布阵极为了解,且此人用兵如神,竹荣短时间内难以找到能同他对抗的良将军师。
故而竹荣决定先停战和谈,稍作休整,且……先除掉郁沉云,再行发兵收复疆土。
这份和谈书只是个铺垫,他们故意在和谈书上提了些占尽金安便宜的条约,比如,归还一座城池,作为交换,竹荣开放边城二十年互市、承诺二十年内绝不再向金安发兵。
城池是实实在在的,承诺是虚无缥缈的。更何况竹荣还是战败国,却摆出一副战胜国的姿态提此要求,皇帝自然不会答应,也不会高兴。
竹荣国也没指望金安皇帝会应下,他们此番前来,已经做好了同金安皇帝做长久拉锯战的准备,先提出一个金安无法满足的条约,递上一份狮子大开口的和谈书,他们真正的目的才更好达成。
郑寂退下后,皇帝扭头看向郁沉云,指望他能给点什么反应。
但只见这厮眼珠子落在面前的美味佳肴上,手里不停动作往施寒岄面前的碟子里夹菜。
皇帝心头涌上一股怒火,他是压制竹荣使臣的最好利器,大敌当前,他还有心思儿女情长!还有心思给夫人夹菜!
生气!皇帝扭头干了一杯闷酒。
郁沉云不停往施寒岄碟中夹菜,没一会施寒岄面前的碟子里就堆起一个小山包。
“够了。”施寒岄有些哭笑不得。
郁沉云乖乖放下玉箸,他一心想着画本子上说的,在外宴饮时要注意照顾自家夫人,于是画面就成了方才皇帝所见那般。
但郁沉云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和谈的事,他也暗中观察着使臣的动静。
这一世,还是有些不一样,除了多了个人,递上和谈书这茬也不一样。
前世这个时候,他并未迎娶公主成为驸马,而是一心想着等封赏、入朝堂。可直到宴请竹荣使臣这日,皇帝封赏旨意也未下。
竹荣使臣,主事的也是这个郑寂,并未在宴会上着急呈上和谈书,而是先大声恭维了他一番,而后问道:“郁将军神勇,想来此番回朝定是封侯拜相,不知郁将军如今官至几品啊?”
郁沉云记得,当时他并未回话。
其实当时他只要起身表达一番自己忠君爱国、不论官职大小皆是金安子民,若有战,必抛头洒血保家卫国的决心就能将郑寂的猜疑试探打回去,但他沉默不语。
因为那时的郁沉云,想做高官,想入朝堂,想施展自己的抱负,然皇帝不给封赏,只有让竹荣起疑,让皇帝忌惮竹荣的试探,他才能入朝堂。
郁沉云也记得,那会他不接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