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媳当时只看上一眼就知道,还是国公爷最懂您的喜好。他挑的生辰礼,您待会儿看了一定喜欢!”
闻言,徐氏也被挑起了心思。
“是什么生辰礼,能被你如此夸赞?”
谢思宜弯起眉眼,轻轻摇头:“现在还不能告诉您。”
见她这狡黠的小动作,徐氏只觉可爱。
她一生没有女儿,如今看谢思宜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女儿一般。
到底年纪还不大,小女儿的心性还是会不自觉流露出来。
不过,徐氏很喜欢谢思宜这样。
她能在自己跟前展露本性,便是将她当成了极为信赖的人。
“那我不问他的生辰礼,来问问你的。”
徐氏看着谢思宜,眉眼皆是喜爱。
她自然知晓谢思宜准备的东西,但问这么一句,也是表明自己看重她的心意。
谢思宜也没隐瞒,毕竟她的生辰礼早就没瞒住。
“一半的生辰礼母亲你已经知晓了,但另一半,儿媳现在不能说,还是得您自己亲自看看。”
谢思宜说完,徐氏倒是提起了好奇。
她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问旁边的陈嬷嬷:“现在是几时了?”
“老夫人,现在已是戌时三刻了。”说完,陈嬷嬷又问:“您可是要传膳?”
徐氏点头。
陈嬷嬷见状便让厨房的人将饭菜给端上来。
因着今日是徐氏生辰,大厨房的人特地循着她的喜欢做的所有菜式。
以至于十几道菜端上桌时,重口的占了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的菜便都是素菜。
荣姨娘见状,眸色又黯淡了几分。
她紧紧抱着手炉,待众人坐下,突然开口想说些什么。
只是话到嘴边,外头传话的丫鬟突然跑了进来。
“老夫人,国公爷,国公爷他……”
“国公爷怎么了?”徐氏倏地从椅上站起,双目紧紧盯着那传话的丫鬟。
丫鬟连忙跪下解释:“禀老夫人,国公爷刚才派人从宫中递了话,说……说今晚,怕是赶不回来了。”
丫鬟的声音越来越小,头也越来越低,不敢去看徐氏的表情。
国公府的下人们都知道今日是老夫人生辰,此等重要的日子容不得出岔子,大家都是早早地就起来待命。
可偏偏,他们是待命了,主子们却是……
听到萧珩不回来后,徐氏紧紧攥着椅子把手,许久,整个人才借着力慢慢坐下。
她摆了摆手,轻叹一声:“你下去吧。”
谢思宜见状,连忙安抚道:“母亲,怕是陛下亲留,国公爷不好离开。”
徐氏点头,“理应是如此。”
若非这个理由,徐氏想不到萧珩还会因什么而耽误。
她这儿子别的不说,对她确实孝顺。
生辰年年都会过,差上这一次便差这一次罢!
谢思宜在一旁瞧着,见徐氏情绪有所好转,连忙让人把生辰礼给拿了出来。
谢思宜让人先将自己的礼物拿出,她指着那玉如意和佛经说道:“母亲,这些是儿媳送您的生辰礼,儿媳只希望您能身体康健,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