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点半或者11点,下午3点再干到6点半,一天还是八小时,还不用在最热的时候干活。
这样比较合理些!”
这时,角落里传来一个年轻工人的嘟囔声:“早上5点半也太早了,懒觉都睡不成。”
“就你知道睡懒觉!”旁边的工友立刻笑骂道。
“晚上别出去玩了,早点睡觉不就得了!”
年轻工人被说得缩了缩脖子,周围响起一阵哄笑声。
工头看着大家希冀的眼神,挠了挠头:“大家想法都好,可我做不了主。
这样!今天公司大领导会来,我到时把你们的意见提一提,能不能成不敢保证。”
工头说完便匆匆离开,人群逐渐散去。
顾俊辉走近了些,几个正在收拾工具的工友注意到了他。
其身形挺拔,眉眼俊朗,休闲装束在一群灰扑扑的工人里格外扎眼。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工友打量着:“小伙子,你是剧组的?住酒店那边?”
顾俊辉笑着点头,走到那位头发发白的老工人身边。
“大叔,您刚才提的建议真不错。像我老家在江南,每年七八月份双抢时节,既要抢收早稻,又得赶着插晚稻。
中间还要捡花生、种豆子,根本忙不过来。
天还没亮透,不到五点半,就被父母拽去田里干活。
不过,父母也体谅,上午十点半就让我收工回家。下午四点多才重新下地,一直忙到天擦黑。
要是不趁着早上凉快多干活,根本赶不上农时。”
顾俊辉说完,周围几个工人纷纷点头。
老工人咧嘴笑道:“可不就是这么回事!俺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南方双抢那阵仗,收稻、插秧跟打仗似的。”
这话引得其他工人也跟着附和,湖南口音、江西口音混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精-武^小!说?网′ !免.费*阅^读¨
瞬间拉近了和顾俊辉的距离。
借着热络劲儿,顾俊辉主动攀谈起来,很快了解到了他们的工资情况。
工人们说运气好每天都有活干的话,收入倒还不错,可一年里总有没活干的空窗期,算下来平均收入也没多高。
“更别提有些老板黑心,拖欠工资是常有的事。”一位工人苦笑着摇头。
这让顾俊辉想起,后世网上总有人羡慕建筑工人月薪过万,甚至对装修工人的“高薪”惊叹不已。
可眼前这些人皮肤晒得黝黑,衣服沾满泥浆,鞋子磨得破旧。
所谓“高薪”背后,是没活干时的焦虑,是被拖欠工资的无奈,是拿健康换钱的艰辛。
这和网络上轻飘飘的羡慕形成刺眼反差。
此时不过早上七点,工人们的后背就已被汗水浸透。
看着工人们穿着磨破边的解放鞋,鞋底早没了纹路;裤子膝盖处打着补丁,衣角还结着层水泥硬块。
顾俊辉盘算着:虽说这些工人是合作方雇佣的散工,但至少该配备统一工装和劳保鞋。
耐磨耐脏的工服能体面些,防滑防砸的鞋子也能护住安全——这笔投入不算多,却能让工人们少遭些罪。
他望向远处初具规模的清朝建筑群和秦王宫轮廓。
想着未来几年,横店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基建潮,无数剧组会涌入这片土地。
若是能让合作的建筑公司规范工人着装、改善劳保条件,不仅能提升工地整体形象,剧组拍摄时入镜的场景也会更加美观有序。
这对当地的城市风貌、对辉远传媒的企业形象,都是一张亮眼的名片。
况且这笔投入不算高昂,即便辉远传媒为此适当提高些成本也完全值得。
毕竟,一个注重细节、关怀劳动者的企业形象,带来的长远效益远非这点投入可比……
顾俊辉离开了工地,朝着前方不远处的秦王宫走去。
远远看去,那里人影攒动,各式设备林立,还能隐约听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显然是有剧组正在拍戏。
他走近,见巨大的镝灯早已架起,将仿古宫殿照得特别白亮。
陈凯歌戴着鸭舌帽,正站在监视器后专注地盯着屏幕,手中的对讲机不时传出指令。
场中,张丰毅头戴沉重冕旒,身披黑色龙袍,将秦始皇的威严霸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巩俐一袭玄色广袖华服,发间珠翠随着动作轻轻摇曳。
即便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