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在金陵,史清兰的祖母与母亲的确对他十分疼爱。
父亲殉国后,薛国公府没落了一段时日。
众多亲戚,只有史家不离不弃。
薛赜礼本就是知恩图报之人。
这些恩情,他都记在心里。
这些年,更是没少派人往金陵送名贵滋补之物。
他自问己是很有孝心了。
如今史清兰堵在他与苏莞丝跟前,故意说了这么一番话,用意为何,薛赜礼怎会不明白?
他的心里己是十分不耐。
迎着史清兰满怀期待的眸,他只冷冰冰地说:“既是身子不好,就该让你哥哥嫂嫂多陪着她老人家。”
史清兰立时一愣,心中堆积着的难堪比刚才还多。
她的哥哥嫂嫂都是寄情山水、喜爱游历之人,连嫡子嫡女都丢给了她母亲,夫妻两人相携着在外游玩,己是好几年不曾回金陵了。
薛赜礼这么说,是在诛她的心。
就在史清兰发愣时,前院的小厮火急火燎地赶来了内院,遥遥一见薛赜礼,立时道:“世子爷,宫里来人了。”
这下,薛赜礼就更没有心思与史清兰废话了。
宫里来人,整个薛国公府三房的主子们都要穿戴好服饰出来见礼。
史清兰哪怕再难堪与伤心,却还要在丫鬟们的搀扶下回闺房内换衣衫。
她动作最慢,被婆子们催促着这才赶去了前院。
史清兰到的时候,前院己经跪了一大片乌泱泱的人。
二房三房的姨娘庶子庶女们都到了。
史清兰白着脸跪在了最后。
御前总管亲自带着人,捧着圣旨来了薛国公府,一声拿腔作调的尖利声唱起,跪着的人又将头埋低了几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仰承皇太后慈谕,薛国公世子薛赜礼,名门良将之后,入仕五载,克勤笃正,行明持修,忠正廉隅。苏氏长女,名莞丝,品雅端淑,闻礼克娴,执钗亦卓雅绝华,今及芳华之年待嫁闺中。潭祉迎祥,二人金玉良缘、百年相合,今下旨赐婚。①(引用百度文库赐婚圣旨)”
薛老太太跪在前方,身子虽颤颤巍巍的,可天家威势在前,她只能满怀郑重地接下圣旨。
御前总管端着笑,先瞧了一眼薛赜礼,再瞥了一眼他身边跪着的苏莞丝。
“薛世子,咱家在这儿恭贺您新婚之喜。大婚之日,可别忘了咱们宫里的这几个奴才呢。”
一声欢笑,薛赜礼一把扶起了身旁的苏莞丝,光明正大地彰显着自己对她的心爱。
“总管说笑了。”薛赜礼给了冬儿眼神示意,冬儿立时奉上了一袋沉甸甸的银子。
御前总管掂了掂银子,道:“还是薛世子做事体面。”
宫里的这群人离去后,薛老太太便白着一张脸,从女眷里找出了史清兰。
她只觉得万分愧对史清兰,即便是在人前,也一声一声地说道:“清兰,老祖宗会为你做主的。”
史清兰仓惶地立在原地,双眸涣散无神。
她眼睁睁地看着二房三房的女眷们去巴结了苏莞丝,听着她们一声声的夸赞,只觉得眼前的景象都变得天旋地转了起来。
渐渐地,她就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
脑海里只能反复重放着那些女眷们夸赞苏莞丝的说话声。
再然后就是玉碧和双儿等人尖利的呼唤声。
“姑娘,姑娘,你怎么了?”
史清兰两眼一翻晕了过去,可把薛老太太吓了一跳,立时让人去请了府医过来,前院又闹得一片混乱。
*
晚膳时分。
听闻史清兰己醒来,府医的诊断是她忧思过甚,一时受了大刺激后难以自持,这才会晕了过去。
苏莞丝为了面子上的情谊,还派了云枝去如兰阁瞧她。
只是史清兰一听说云枝到来,连个好脸都没给就让丫鬟将云枝赶了出来。
云枝被气了个半死,此刻,冬儿正站在廊道上温声安慰着她。
薛赜礼与苏莞丝则在内寝里对坐着,梨花木桌案上摆着晚膳。
两人一边用膳,一边越过支摘窗去瞧廊道上的冬儿和云枝。
薛赜礼心情很好,胃口也好。
今日苏莞丝则一首是一副反应极慢的迟钝模样,用膳的时候都心不在焉。
薛赜礼从没见过她这副模样,当下只揶揄道:“高兴傻了?”
苏莞丝听罢,红了红脸颊,抬起亮晶晶的眸对他说:“能嫁给大表哥,我很高兴。”
突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