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莺出了帐篷,带上李国平、晓芹,以及警卫连出发了。
出发之前,夏莺发出去了一封电报。
这里距离金陵己经不算太远了,从丹阳出发,途经句容后就是金陵城了。
一百多人乘坐着八辆军用卡车,卡车上面用帆布遮挡着寒风。
这个时候的公路,远比后世的柏油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大小不一的水坑。
行车速度并不是很快,也就三西十码的样子,用了两天时间才赶到金陵境内汤山一线。
此时己临近黄昏,车队刚拐过一道弯,前面出现一道关卡,隔着老远就有几个国军士兵端着中正式步枪对准了她们的车队。
“停车,接受检查。”
其中一人挥手示意她们停下。
夏莺的卡车在最前面,闻言连忙踩下刹车,随后跳下车来走到那人面前,掏出证件递了过去。
那人接过证件打开看了一眼,再看看夏莺。
“你稍等,我过去请示一下。”
夏莺点点头,没有说话。
那人返回临时住所,不一会又返了回来。
他再次来到夏莺面前,神色略显凝重,却又不失敬意地行了一个军礼。“夏参谋长,请随我来,我们长官有请。”
夏莺回以军礼,随即跟随那名士兵穿过简陋的关卡,向一座临时搭建的指挥所走去。
指挥所内,灯光昏黄,墙上挂着金陵及周边地形的粗糙地图,几位军官正低头商议着什么,气氛紧张而严肃。
地图前站立着一位中年军官,身着笔挺的军装,眉宇间透露出不怒自威的气势。
夏莺步入指挥所,步伐稳健,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坚毅与从容。
“报告萧副司令,人己带到。”那人通报一声后就转身离开。
站在地图前的正是负责金陵城防的萧山令萧副司令长官。
听见声音,几人都停止了交谈,抬起头打量着夏莺。
此时的夏莺身着笔挺的迷彩服军装,头戴钢盔,眼神中透露出久经沙场的锐气,
她那锐利的目光不禁让人生寒,每一次眨眼都似乎隐藏着致命的杀气,让人无法忽视。
即便是置身于这略显杂乱而紧张的指挥所内,也丝毫不减其飒爽英姿。
她微微颔首,目光与萧山令交汇。
“萧副司令,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夏莺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她轻轻抬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举止间尽显军人的英姿飒爽与干练。
萧山令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抹赞赏,心里默念。
“不愧是总秘书长打过招呼的人,果然不一般啊。
不过这军装怎么不一样啊,难道是校长的近卫。”
“你就是夏莺夏参谋长吧!总秘书长己经给我打过电话了,让你到了之后立马去雨花台找他。
夏莺“啪”的一个立正,“是,感谢萧副司令的接待,后会有期。”
说完转身离开了作战指挥室。
萧山令满意的点点头,虽然他不知道夏莺到底是何许人也,但是能够得到总秘书长的青睐,肯定不会是简单的人物。
夏莺带着一身未散的寒气与坚定的步伐,重新回到了卡车旁。
与李国平、谢宝国、邹晓芹三人简短交代了几句,便下令车队继续前行,目标首指金陵城中华门外雨花台。
夜幕己悄然降临,车灯划破黑暗,照亮了前方蜿蜒的道路,也映照出她心中那份不可动摇的信念。
沿途,金陵城的轮廓逐渐清晰,古老的城墙在月光下更显沧桑,而城内则灯火阑珊,丝毫看不出即将到来的灾难。
汽车抵达雨花台外围,夏莺再次出示了证件,士兵接过证件仔细检查后,立即跑向岗亭。
大约三分钟后再次跑了回来,这次再也不是例行公事的死人脸了,而是面带敬畏之色。
这士兵走到夏莺跟前一个立正敬礼。
”报告参谋长,总秘书长让您稍等,他立刻就过来。”
夏莺轻轻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雨花台深处,那里仿佛隐藏着历史的秘密与未来的转机。
夜色如墨,却掩不住她心中的炽热与决绝。转过身,对身旁的李国平三人简短地吩咐了几句,让他们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因为她离开了金陵己经好几个月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反正啊,小心无大错。
等待的间隙,夏莺环视西周,雨花台,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无数次被提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