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十多个、几十个蒙古兵,甚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可他并没有。小朱同学很是实事求是的说自己杀了一个敌人,没说两个三个,十个几十个,就一个,我就杀了一个!
一句实话,让人们赫然发现这个荒淫无度的朱厚照,竟然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竟然还是一个英勇无畏的真正的战士。
明武宗朱厚照刚刚开始的时候,是想扶持刘瑾对抗文官集团的,却功败垂成的在文官集团和一部分宦官的的反对下,不得不被
迫杀掉了刘瑾。
明武宗朱厚照从哪个时候开始,就明白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枪杆子里出政权!他手里没有兵权,是斗不过文官集团的!
明武宗朱厚照为了掌握兵权真是伤透了脑筋,太监不行他就扶持武将,比如钱宁、江彬等人。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办法毕竟都不是自己亲自掌握军队,想来想去都不是很牢靠。
明武宗最后想出一绝招,他溜出京城亲自去前线和蒙古小王子pk,一方面是了打击蒙古,保卫国家,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军中立威,彻底掌握这支精锐部队。
明武宗为了掌握兵权,不当傀儡皇帝,是拼了命的,应州之战打的很辛苦,敌人都冲到明武宗的銮驾前了,明武宗凭借着超人的军事天赋,严密的部署,艰难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击败了蒙古小王子。这是在土木堡之变后,皇帝第一次执掌兵权,但是很可惜的是,也是最后一次执掌兵权。
为了兵权,明武宗把什么都豁出去了,他自降身份,亲临前线,指挥杀敌!为了制衡文官的势力,为了做个真正的皇帝,他在拼死一搏!由此可见,小朱同学的那个大将军朱寿的存在,绝对不是他个人贪玩胡闹那么简单的事情。
小朱同学的雄起引起了文官集团的集体性恐慌,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让皇帝直接控制了军队,文官集团的权力和能量就大幅缩小了。所以,文官集团不惜名声拼了老命的抹黑皇帝,坚决不承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胜利与功绩,当时就发生了翰林院全体官员拒绝向皇帝祝贺的事件。
在应州之战后不久,负责探听市井舆论的太监不断向明武宗汇报,说百姓们都相信了官员的说法,认为皇帝此次其实是打了个大败仗,只不过留了条命回来而已。
文官集团一不做二不休,他们说小朱同学此次战争,完全是因为运气好,连日的大风沙让蒙古兵睁不开眼睛,所以才无奈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