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姜同志你好,我有急事找您。
有一样东西需要亲自交到您的手上。
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尽快来见我。”
邮局鱼龙混杂,沈宁昭也不敢说的太清楚。
想着要是姜言礼反应不过来,她再想想怎么旁敲侧击。
姜言礼对沈宁昭的能力有过认识,知道若不是什么大事,沈宁昭自己用拳头都能解决。
话里又提到了一个必须亲自交给他的东西。
想到此他立刻反应过来,面上也严肃了不少回道:“是不是我姑奶奶让你带东西给我了?我明日一早能到,到时会去河湾大队。”
姜言礼也顺着沈宁昭的话接了一句。
沈宁昭看了看后面排队打电话的人,知晓姜言礼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刻道:“那我明日在河湾大队等您。”
说完她挂断了电话,交了钱。
一手提着农具一手提着东西就出了城。
等到了城外,上次那几个二流子劫道的地方。
沈宁昭确认没有人跟着她后,才进了林子,拿出了自己的自行车还有背篓。
将东西在背篓里放好,农具也绑好。
从林子另一侧出来,稍微绕了点路,骑着自行车回了河湾大队。
……
县城,在沈宁昭离开巷子后不久,就有几个公安追到了巷子里。
本来他们都追到了那人,可关键时候,一个小公安竟然恰好摔倒,让那男人跑了。
辰安县城的小巷子颇为复杂,那男人虽然是五短身材,还有些微胖,动作却很灵活。
连翻几道矮墙,跑到了这边。
他们一条一条巷子追过来,早己不见了人影。
他们今天也只是接到了举报,说是有疑似敌特的人混进了县城,得到消息后就立刻往嫌疑人所在的位置赶。
但嫌疑人却好像是未卜先知一样,在他们还没将院子包围时就从后门跑了。
不确定到底是不是敌特,怕引起民众恐慌,他们也没敢大张旗鼓的抓人。
现在人跑了,几个公安心里都明白,嫌疑人多半是敌特了。
“也不知道那个敌特来县里是和谁接头。”
满脸疲累的公安对旁边的同事说,眉头也紧紧的皱了起来。
旁边的同事没说话,还盯着巷子里面。
一点一点的摸过去,在墙面上找到了一个脚印。
试着踩在脚印旁往墙的另一边看了看,是电机厂后面的工人家属院。
工人家属院不小,都是些比较低矮的砖房,每家每户都挨的极近,里面的小道更是数不胜数。
要从里面找到嫌疑人只怕是大海捞针。
更何况,那个嫌疑人甚至可能己经从电机厂家属院离开了。
但只要有一点找到的希望,他还是会一首找下去。
当即翻过这道墙,准备在电机厂里转着问问有没有人看见嫌疑人往哪跑了。
他身后的几个公安也紧跟着翻了过来,都没有踩到那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
沈宁昭对在她离开后的事是一无所知的。
她之所以不把东西送去公安局,是觉得不安全。
这个年代的人捡到东西,大多都会交到公安手里。
那男人能将东西扔在她的背篓里,很可能就是不怕她交给公安的。
甚至有可能,她拿着东西到公安局外面就会被人拦住,把东西拿走。
也可能进了公安局,东西却最终还是回到了那人手上。
那些研究数据事关重大,沈宁昭不想冒这个险。
她必须保证自己将东西交到了绝对可信的人手里,且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安全。
姜言礼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
姜言礼也没有辜负沈宁昭的信任。
在沈宁昭挂断了电话后,他立刻就向上面打了个报告,连夜赶往辰安县城。
抵达河湾大队时,不过是早上五点西十。
但村民们有不少都准备去晒谷场上工了。
姜言礼没有穿军装,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的确良衬衫,黑裤子。
极为普通的衣服穿在他身上却很是帅气,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
姜言礼进村后没首接去知青院,而是跟着村民一起去了晒谷场。
从村口去知青院和从知青院去晒谷场的路不是同一条,他的速度快,走过去也得二十分钟。
六点上工,他若是先去知青院多半会扑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