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昭和张军亮走的是相反的方向。!l^a/o′k.a.n·s/h*u+.`c+o!m_
因着今天早就确定要去县里,张来弟向大队借了自行车。
骑车带着刘红梅跟在沈宁昭后头。
张来弟没怎么骑过自行车,刚开始骑的时候还不太稳。
但骑了一段路之后就稳多了。
三人一块到了邮局,沈宁昭去取信,张来弟则是给家里打电话。
来时张来弟和刘红梅早己经商量好要怎么同家里人说。
电话一接通,立刻就对着对面道:“二百块不行,没人愿意.
我问了好几家,都给不了.
唯一一个愿意给一百块以上的,还是西十多岁,带了一个孩子的。
想要我去他们家做后妈。
妈你和我说说你上次找的那个愿意给一百五的。
这家我真的不想嫁,太差了。
还满脸的麻子。”
张来弟语气中满是不愿意,尽量把那人的条件说的极差。
张母却没有顺着她的话,介绍她找的那个人。
而是问张来弟:“愿意给一百多少?”
“一百五十五,多一块都不愿意。”
张来弟说了个有零有整的数字,又补了一句,这是那个人掏了老本能拿出来的所有钱。
电话那头的张母沉默了半晌。:¢3@%28μ=`看·?)书/3-网? ??更?e新ˉ最¤/全?
才又道:“只多五块钱还要你断亲啊?
那倒是真不如嫁我给你找的这个,年龄差不多,长相可能还会好点。
就是这一百五,着实少了点。
真的就没有愿意出再高价格的了吗?”
“没有了,我说让人家凑个整,人家都不是很愿意。
要不我还是回去嫁人吧,还能跟你们在家里住几天。
要是那人对我不好,也有个娘家可以回。
总好过在乡下孤苦无依,连个嫁妆都没有的好。”
张来弟故意对着张母这么说。
果然张母立刻就急了,“不行,你要是回来了家里可得多一个人吃饭。
咱们家的条件也不好,你回了娘家,吃的可是你弟弟的饭。
乡下多好啊,乡下吃得饱。
你两个妹妹嫁出去的时候,都是没给嫁妆的。
就是彩礼也没要上多少。
你问问人家能不能加到一百六,要是能,就还有的谈。”
张母立刻就松了口。
显然是想到了张来弟两个出嫁后,没和家里断亲的妹妹。
因为婆家管的严,也没法给张家送东西。
哪怕是拿一个土豆回来,都得挨打。,3/3.k?a¨n~s_h,u¨.\c`o-m_
挨完打,婆家就会把人送回娘家,最少也得吃一顿饭才能回去。
怎么算都是他们张家亏了。
再一想张来弟那个弟弟张耀祖的未婚妻,可是说了以后这些姐姐都不能随便回娘家来打秋风的。
张来弟还是一辈子都不要回来的好。
张母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想着多十块钱也是多。
张来弟露出一抹无声的笑来,对上刘红梅的视线,轻轻的点了下头。
说话的语气却还是带着为难的,“这……
可那个人年龄也太大了一些,还带着个孩子。
也不是个能吃苦的,听说第一个媳妇还是被打跑的。”
“那有啥,年龄大了会疼人。
打跑了一个,第二个可不就改邪归正,好好过日子了么?
有孩子咋了?
有孩子家里还多个劳力。
来弟啊,你听妈说,过日子最重要的是他舍不舍得给你花钱。
只要人家愿意拿家里所有的钱给你当彩礼,绝对会对你好的。
你去商量商量,一百六,寄过来我们就同意这门婚事。
我和你爸也就不去看了,来回的火车票可要不少钱呢。”
张母又不等张来弟答应,就挂断了电话。
张来弟听着对面的忙音,将听筒重新放回去。
早己经想开了的她面上不见伤心,痛快地交了打电话的钱后,就将电话让给了后面排队的人。
后面排队的是一个婶子,应该是个热心肠。
听完了张来弟的电话,看张来弟要走。
立刻拉住了张来弟:“小同志,你刚刚说的是你自己找的结婚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