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砚去了约有一个时辰后,买回了江河需要的所有东西,也包括桐油。-x~i*a-o¨s?h_u·o?h¨u′n*.\c*o!m?而桐油也正如江河判断的那样,比所有食用油都便宜。
桐油一斤的单价是二分四厘银子,而且如果要的量大的话,还能够在这基础上再便宜。桐油因为是工业用品,一般采购时都是大宗买卖,就算是日常家庭使用,也很少只买一斤的。其实他今天买的所有食用油,一旦量大,单价也都能再少。基本上所有商品都是如此,一旦要的多了,价格都能商量,零售价与批发价绝不是一个价格。书砚去买东西时,江河便在书房中继续看书,给《练兵实纪》加标点符号。等书砚买了东西回来,也又跟着他一起看书。一下午的时间,到晚饭前,他已是把《练兵实纪》的本集九卷看完,添加了标点符号。《练兵实纪》却是也有两个版本,一种是本集九卷,再加杂集六卷;另一种则是只有本集九卷。除了杂集的缺失外,两个版本中的本集内容都一样,并无变动。江河买的时候,自是求多求全,买了加杂集六卷的十五卷版本。不管是不是有用,以及是否都能用到,先买全了再说。!l~a\n^l^a*n`x^s...c!o+m~回头他把戚继光的所有兵书看完后,还是要从中摘抄节选出自己需要并且目前适用的内容。有鉴于他目前还不能明目张胆的练兵,需要以其他名义来掩饰,戚继光所发明的最有名的那套“鸳鸯阵”他就暂时不能练。眼下的时代距戚继光过去还没多久,也就才几十年时间,戚少保的大名与鸳鸯阵的名头,大部分人都听说过。尤其鸳鸯阵里戚继光所发明的独特武器狼筅,造型更是太过独特,能够被人一眼认出。所以他至少目前为止,绝不能直接复刻“鸳鸯阵”,而是应该活学活用,把戚继光兵法里的练兵诀要化入到他自己的练兵中,不能简单的去复制粘贴。而且“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练兵与用兵本来就该活学活用,不能死套模板,只会拿兵书上东西去照抄的,那是纸上谈兵。做为一个现代穿越者,而且只是个普通打工狗,并不是军人、特种兵,他前世所接受过的唯二军事训练,也就是高中与大学时期的开学军训了。但那种学生军训,要求自然不可能有多严,基本上就只是练个队列,在军训完成后的阅兵式上能走的整齐。^y¢e`x,i?a′k-e·.?c!o^m¨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对抗性练习。他也更不可能真的带过兵,也就在游戏以及真人cs里玩过些模拟性较强的战斗。所以对于练兵与军事,他目前来说绝对是个门外汉,决定要练兵后,都只能现成看书学兵法。对于能不能练出一支能够打胜仗的兵,他也并无自信。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至少见过猪跑,在前世那种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里,他还是有不少耳濡目染,也知道兵法绝不是死记硬背。练兵也不能一律照抄,而是要根据现有的环境与条件,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比如戚继光在南方打倭寇的鸳鸯阵,其实就不适合完全照搬到北方战场上对付蒙古人。镇守蓟镇时,戚继光更加推广车阵,能够有效阻滞蒙古人的骑兵高速机动。《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这两本兵书简单划分的话,《纪效新书》更适合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环境;而《练兵实纪》就更加适合用在北方开阔的环境里。看完《练兵实纪》的九卷正集后,江河也多少有了些心得,并且做出了更加基于实际研究过的判断。徽州地处南方,而且还是典型的山多地少地区,自然是《纪效新书》更加适用,所以他决定回头还是把重点与更多精力放在研究《纪效新书》上。他短时间内,肯定是得暂时先窝在徽州发展。等之后找到机会,手底下又有船后,他决定不妨在沿海附近找个什么岛来当作自己的军事基地。比如当年出身于徽州的大海盗汪直,就是在浙江海域外面一个叫什么双屿岛的地方,后期则发展到直接在日本圈了块地方当作自己的老巢与基地。江河觉着可以完全复刻汪直的发展路线,又或者这时期的台湾也可以考虑下。眼下的荷兰刚侵占台湾不久,其实也还没做到占领台湾全境,只是占领殖民了部分地方。荷兰人在岛上的势力与军事实力,应该还远没发展到郑成功打台湾时的那个地步。江河觉着要是自己把兵练起来去抢台湾的话,还是有机会的。尤其这时候的台湾并不被大明朝廷当作是国土,也就更少了许多限制。不过说到台湾,眼下郑成功他爹郑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