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行礼的时候有注意到,此时石万程与倪元珙的手中,也各拿着一份《薪华月报》。*k~a¢n^s_h^u^j`u~n·.?c^c\看样子也是在看过《薪华月报》后,方才临时起意前来的。
“不必多礼!”此时石万程抬手虚扶了下,向江河几人开口笑道,“今日正逢休沐,我二人也未着官服,只是私下前来,不必这般大礼相见,也不必称大人。今日我二人,也只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前来。”江河闻言,率先直起身笑道:“既如此,那便恕学生斗胆僭越了,轸余先生、三兰先生,请!”身为本地父母官,石万程与倪元珙平日也是本地各秀才与书院学生们的谈论对象,早有人把他们的名、字、号等,打听的清清楚楚。石万程,字仲升,号轸余,又号藕花居士;倪元珙则字赋汝,号三兰,江河此时便是都分别称他们的号。古人的名、字、号等,都有不同的称呼群体与用法,一般来说,名是长辈喊小辈用的,也是上位者称呼下位者所用。而字多是同辈之间的相称,互通表字,也是表达一种亲近感。而三者之中通常以号为尊,下位者尊称上位者,或晚辈敬称前辈的话,便多是称号。比如汤宾尹,众人也都是敬称其号——睡庵先生。因为今日诗会上在场的所有人,基本都是汤宾尹的晚辈。再加上汤宾尹又曾身为朝廷高官多年,更是昔日宣党的党魁,身份也最为尊贵。对比起来,哪怕现在的石万程与倪元珙分别贵为徽州知府与歙县知县,但到了汤宾尹面前,也照样得执晚辈礼。名、字、号中,名多是父母所取,而字则多为长辈或尊者所赐,只有号一般多为自己所取。自己取的当然更合心意,所以大部分人也喜欢别人称自己的号。石万程与倪元珙此时眼见江河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跟他们客套一番后,仍是坚持称他们作“大人”,反而直接便改口称了他们的号。都是不禁有些讶然,并转头对视了一眼。像他们这种有官职在身的,哪怕未着官服,说是微服而访,大部分人也不敢真忽略他们的官职,把他们当普通人看。哪怕大多数口上客套,故作放松,也仍是坚持一口一个“大人”叫着。所以此时江河直接顺着他们的意思便改了口,反而让两人一时有些错愕地不太习惯。对视一眼后,都能看到对方面上的讶然与错愕后,石万程忽然不由哈哈而笑地指着江河道:“好一个江汉生,果然有趣!”倪元珙随后也是跟着大笑,并再次重新打量江河,有些感叹地含笑道:“年轻人,果然是有胆识!”江河见他们这般反应,反倒自己不由有些错愕。他是顺着他们两人的意思改口的啊,怎么这两人反倒搞的不习惯了。不过随后稍作深想,他大略也能猜到大概,不由暗自一哂。 这时代的大部分普通人在面对官府中人时,总是难免有些畏惧心理的。尤其面对的官越大的,越是有些忐忑难安,深恐失礼。而在古代,真的在大人物,尤其是官员面前失了礼数的话,人家是真能以此治罪,先治你个藐视官府,打通板子的。所以非是那种久经历练,见过各种大场面的人,是很难在面对官员时仍保持镇定,只当作寻常的。但江河自然没这种心理与顾虑,作为穿越者,他能够平等看待任何一个人,哪怕眼下是天启帝朱由校,或后金老酋奴尔哈赤当面,他也照样是平常心看待,能够与二人平起平坐。在他那个时代,社会上虽然仍有各种隐形的阶级存在,但“人人平等”这个口号与理念,却是深入人心。哪怕是从事各种服务行业的服务员,也不认为自己就真的天生低谁一等。工作中你是顾客,是上帝,是甲方爸爸等,还需要表演一下,拿出点儿态度,但实际在内心中,大部分人并不会真的把顾客当上帝。尤其在国人心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更可谓是已经刻在骨子里,溶在血脉里了。而且越是年轻人,越有民族自信,也越为自尊自爱。零零后整顿职场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虽然投胎是门技术活,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但在江河前世那个时代,只要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基本能够做到自尊自爱,不会轻易看轻自己,认为谁就天生高贵,自己就生来低人一等。江河前世也只是普通出身,小时候家里也是农村的。但尽管他前世也经常羡慕某些富二代,出身就能躺平,一辈子不用奋斗就能混吃等死,可也从来不认为自己就真的出身低贱。工作中,他会尊敬上级与领导,但也从来不上赶着去巴结,更不认为自己就必须事事服从领导。合理的工作安排他会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