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的蠢萌老婆来自明朝 > 第140章 家父叫颜轼

第140章 家父叫颜轼

第140章?家父叫颜轼

查阅村志是很枯燥的事。]幻£?想_姬ˉ +已μ发?布%$;最×]新§t¨章.节?

不过电子档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检索。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我直接搜名字看能不能查到。”

“家父叫颜轼。”颜一墨抱着凌晏的胳膊,说出名字时,声音都一些颤抖。

凌晏迅速敲下“颜轼”二字,但系统里边没检索出任何相关记录。

凌晏不死心,干脆只输入了一个“颜”字。

这下终于是检索出一些内容。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明晚期颜氏一族参与修筑太湖堤坝的记录。

电子页面上记载着:

“万历二十年,陆巷颜氏阖族捐银百两,助力筑堤抗洪,保太湖周边田亩无恙,乡邻感其德。”

清朝初期,颜家出了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商颜崇礼。

记载称他:“性豁达,善经营,往来苏杭,商贸通达,于陆巷置田产,兴学塾,惠及乡梓。”

除此外,关于颜家的记载,都是在清朝和民国时期。

“好像没了……”凌晏皱了皱眉头,不敢看颜一墨的眼睛。

要是纸质档案的话,可能还会看漏。

但是电子档的检索还是比较精准,若真无记录,就是真没有记载。:三+叶ˉ?3屋/¢ ·免?2<费¢阅;,读e¥?

颜一墨沉默了一下,嘴角微扬,笑道:“没关系,村志能保存到明朝末年已经很不容易了,明朝存在了两百多年,我们家存在时,可能村志还未成书,或是早已佚失。”

凌晏握紧拳头,倔强的脾气让他对很多事不服气,也不甘心。

明明一墨的家就在这儿,就算过了这么多年,难道一点文字,一点痕迹都不存在吗?

颜家好歹也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怎会无迹可寻?

难道不在村志里?

凌晏思索片刻,抬头看着颜一墨,“别担心,村志没有我们就查县志,县志没有,我们就往上查,我就不信那么大的家族,一点消息都没有。”

“公子……”

“别担心,我说过要帮你找到,就算翻遍整个江南,我就不信会一点线索都找不到。”

凌晏打算看看,村委的电脑能不能直接连接到县志数据库。

若是连接不到,就得去一趟县城的档案馆或图书馆了。

好在整个苏省各地区的县志都是相通的,从村委的服务器就能直接查看到县档案馆的资料。

这里的资料明显更多了,凌晏迅速输入“颜轼”二字。ˉ.3???8@看|,?书??网?_ |\免,=费|.阅′读?

在服务器转圈的几秒,凌晏屏住了呼吸。

当页面刷新,终于是跳出几条消息。

有了!

凌晏扭头看了颜一墨一眼。

她还不完全认识上边的字,但她对父母的名字还是熟悉的。

“颜轼!这是爹!”

颜一墨瞪大了眼,手指轻触屏幕,激动的问道,“公子,上边说什么了?”

“是一个传记,一般地方志不是做出重大贡献,或者大官的话,不会有单独的传记,看来你爹在当时确实颇有影响力,否则肯定也是跟别人的合传。”

听到这话,颜一墨的眼中闪过一丝自豪,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真希望爹爹在我离开后,也能过得好。”

凌晏微微点头,开始给颜一墨念道:“颜轼,字敬之,苏州府吴县洞庭东山陆巷人,明永乐年间著名茶商、布商。

其祖业始于洪武朝,至轼时已富甲一方,于苏杭两地设茶栈七处,布庄十二间,所产洞庭碧螺春与云锦布匹远销南北,时人谓之颜氏商旗遍江南。”

颜一墨笑着说道:“杭两地设茶栈七处不错,但我们的布庄可不止十二间。”

凌晏摸了摸颜一墨的脑袋,又继续念道:

“轼性敏慧,善观时变。永乐十五年,太湖流域茶税苛重,茶农多有弃业者。

轼奏请苏州府衙,以‘茶税累民则茶商亦困’为由,陈说利弊,终使税额减免三成。”

凌晏顿了顿,夸赞道:“你爹不仅商才卓越,更有为民请命的胸怀,真厉害。”

颜一墨傲娇地扬起下巴,“爹爹就是这样的人,从不只顾自家利益,总想着造福乡里。后来我们又设颜氏义庄,接济孤寡,施药济贫,乡邻无不称颂。”

“对,这里也记载了,你爹设颜氏义庄岁入千石,接济孤寡,乡邻颂其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