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d+q·s-b¨o-o·k·.*c′o\m′照片下,是一条条的喜报,祝贺某某同学考上某某大学,粗略地扫一眼,皆是国内有名的大学。
姜昭昭凑近,仔细看那张照片,许久未见,也生出了恍然隔世的感觉。
这是她们班级的毕业照,那一年高考,对于她们班级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一年,或许是高考前夕组织的求神拜佛封建迷信活动起了作用,整个班级竟无一人落榜,大大刷新了学校那年的过线率。大概是由于这样的好运气可遇不可求,宣传栏专门为她们开辟了一扇窗口。
照片中的同学长久未见,有熟悉感,但是已经叫不出名字。
姜昭昭的纤细的手指抚过一个身影,停顿下来。
即使被封在玻璃内,照片边缘也有泛黄的痕迹。那个人犹如一个阴暗的影子,站在最角落,长发盖眼,只留下不甚清晰的下半张脸,她想了许久,也不记得班级中有这样一号人物存在。
扫过下方的喜报,好可惜,没有一个名字能对上。\新\完′本_神,站¨ -更.新.最/全\
第54章 杨淮礼
走廊刚刚被拖过, 有着生涩的水汽,姜昭昭小心地走着,避免滑到。教学楼很安静, 一眼望过去, 学生低头奋笔疾书, 停下来,都能听到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
她放轻了脚步声, 走到办公室,敲门,坐在办公桌后的中年女教师抬起头,看到来人, 一脸严肃的神情变柔和,连眉间的褶皱也浅了不少。
姜昭昭喊了一声孙老师, 笑意盈盈地将手中的礼物递给她。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一套茶具,是她出差时在以瓷器著名的城市购买的, 只是借着这座城市的名头,听起来好听些。若是太贵重的物品,孙老师也不会收。
在高中时, 她得到了班主任孙老师太多的帮助,因此, 若是有空, 她每年都会来看看老师。
今年恰好没来过。*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看到递过来的茶具, 孙老师习惯性地皱起眉, “每次都送礼, 我看你是钱多烧着慌,下次再带来, 我就不见你。”
孙老师没接,姜昭昭就自然地放在她办公桌旁,亲昵地说道:“如果来看您不带礼物,我只怕自己要羞愧死,没脸走进校门。”
孙老师唇边扯出一点笑意,“倒是从没见过你羞愧的模样。”
姜昭昭一笑,大言不惭,“当然是有的,毕竟我也是矜持的女孩,需要脸面充实自己。”
办公室中没有其他老师,姜昭昭得以肆无忌惮地说话。
孙老师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却起身为她开了空调。头上风扇的吱呀声停了下来,姜昭昭关上窗户,回头见到桌上,已经为她倒好了一杯热茶。
她拉过椅子坐下,好奇地问起了宣传栏上的照片中那个说不出名字的同学。
“好奇怪,我竟然没有一点印象。”
孙老师翻出照片,姜昭昭前倾上身,指着那个人问道。
连孙老师也想了很久,才记起,“他好像,叫做杨淮礼。”
这个名字,让姜昭昭发了好一会愣,然后,她起身,又去仔细看那张照片,想要找出照片中的人,和昨日才和她通过视频的人,有没有相似的痕迹。
可是找不到,照片中阴郁的,像个影子一样的少年,和如今的陈淮礼没有一点点相似之处。
她念着杨淮礼的名字,冥思苦想,“我好像,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当时好像只读了一个学期还是两个学期,就转走了。”孙老师回忆,“不爱打闹,安安静静的,不像是这个年纪的男孩。”
姜昭昭记得,手上的这张毕业照,是在高二下学期拍摄的。乌城仿佛没有春秋两个季节,冬日寒冷的温度会一直延续到春末,然后就是断崖式的上升。
他们在夏季刚开始的时候,拍了这张毕业照,还能依稀记得孙老师站在讲台上,操着惯常的严肃的声调对他们说,拍毕业照时不准胡闹,拍完后马上要回到教室,不能乱跑。
没有一点点离别愁绪,他们是嘻嘻哈哈地拍完这张照片,毕竟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毕业有很长很长的一年,三百多天,那是需要迈过多少步才能到达的终点。
带过的班级拍摄的所有照片,孙老师都收集在她的相簿中。难得有兴致有闲暇,她找出这本厚重的相簿,翻到姜昭昭的班级,他们班级的照片不少,而姜昭昭出现的概率极高。
她也看到了几乎每张照片中,都有她的身影,不由得吐了吐舌。
孙老师翻到一张,忽然说,“好巧,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