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胡厂长没有应声,他的目光直接落在了工作台中央初具雏形的实验装置上。
那装置用锈迹斑斑的角钢搭成支架,集热管横七竖八地摆放着,看起来就像一个没完工的钢铁怪物,显得格外简陋和粗糙。
“这就是三天的成果?”胡厂长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他伸手摸了摸集热管表面,指尖顿时沾了层银灰色涂料,那涂料在他指尖显得格外刺眼。
李辰溪从焊接区缓缓站起来,防护面罩挂在脖子上,脸庞被焊光烤得通红,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未擦干的汗珠。
“厂长,我们在测试涂层配方。
”他急忙解释道,“昨天发现现有材料高温下会产生气孔,所以我们连夜改了成分比例。”
胡厂长凑近仔细看着,眉头却依旧紧锁,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
生产科张主任突然开口说道:“李科长,空气炸锅生产线还缺两台铣床呢,能不能把这边用的设备先调过去?”
这话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科研室的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几个技术员听到这话,纷纷停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计,紧张地盯着李辰溪,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再给我们两天。
”李辰溪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这些设备现在正在做关键测试,一旦停下来,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他转头看向李崇光,后者立刻心领神会,抱来厚厚的实验记录本。
“厂长您看,虽然外观看起来粗糙了些,但核心数据已经有了突破。
”李崇光急切地说道,“昨天模拟日照下,水温能到42度,比初始设计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胡厂长接过记录本,仔细地翻看着。
那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间,红笔批注的修改痕迹格外显眼。
当看到凌晨三点的实验记录时,他的手指不禁顿了顿——那页纸上有茶渍,还有几个模糊的汗印,仿佛在诉说着昨夜的艰辛与努力。
“两周期限一天不能延。
”胡厂长合上本子,语气相比之前缓和了一些,“但设备的事我来协调,生产科再想办法。”
临走前,胡厂长又深深地看了看杂乱的实验台,目光缓缓扫过技术员们疲惫却倔强的脸。
“空气炸锅研发时,你们也是这副破釜沉舟的样子。
”他的声音突然轻了下来,带着一丝感慨,“别让我失望。”
铁门重新关上后,科研室里短暂地安静了一会儿。
随后,更激烈的讨论声和设备运转声打破了这份寂静。
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奇迹。
经过多天夜以继日的努力,第十天夜里,天色如同墨染一般漆黑。
科研室的白炽灯在寒夜里显得格外刺眼,那明亮的灯光仿佛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李辰溪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暖气的烘烤下,结出了一层白白的盐花。
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温度计,喉结随着秒针的跳动不停地上下滚动着,仿佛他的心跳也与那温度计的指针紧紧相连。
实验台上,新组装的太阳能热水器静静地矗立着。
深黑色的集热管阵列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幽光,宛如一头蛰伏已久的巨兽,正静静地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刻。
“温度到58度了!”小王突然兴奋地叫起来,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满眼都是血丝,工装裤膝盖处磨得发亮,此刻他却像孩子一样在原地蹦跳起来,那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老陈听到喊声,颤抖着双手拿起红外测温仪,对准水箱。
液晶屏幕上的数字不断上升,他的眼眶渐渐泛起了泪光。
“成了,真成了!”他突然摘下老花镜,那一瞬间,泪水夺眶而出。
这么多年的努力,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曙光。
李崇光的中山装皱得像腌菜干一样,领带歪歪斜斜地挂在脖子上。
他抓起对讲机的手却异常稳当,声音洪亮地下达指令:“马上启动低温测试!”
指令下达后,两名技术员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推着设备,大步流星地走进改造过的冷藏柜。
柜门关上的瞬间,李辰溪注意到老赵偷偷抹了把脸——这位平时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