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们望着唐军的旗帜,眼中噙着滚烫的泪水。^x~k¢a~n?s*h?u¨w¢u/.·c^o`m^
这不仅仅是他们一代人的解放,更是斩断了延续千年的奴役枷锁。
从今往后,他们的子孙将永远摆脱“会说话的工具”的命运,堂堂正正做人。
这份再造之恩,纵使倾尽三江五湖之水为墨,也难书其万一。
当最后一个奴隶主倒在血泊中,这些新获自由的吐蕃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驱赶着成群的牛羊,捧着世代积累的财宝,虔诚地跪倒在唐军阵前。
“恩人呐!”白发苍苍的老牧民以额触地,干裂的嘴唇不住颤抖。他身后,数万奴隶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牛羊如潮水般涌来。起初不过数万,转眼便达十余万,继而数十万、上百万...李平西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偷眼打量郭子仪,突然抚掌大笑:“好个郭无敌!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千万牛羊。此等‘劫掠’之法,当真前无古人!”
他兴奋的声音都变了调:“光是这一半的缴获,就够三军吃上三年!逻些的牛羊,果然名不虚传!”
望着漫山遍野的牲畜,李平西几乎要唱起军歌。粮草既足,吐蕃王城已是囊中之物。
这场远征,胜负已定!
龙武军将士目睹此景,士气大振,手中横刀挥舞得愈发凌厉。.0/0·小\说!网/ ^首,发¨刀光剑影间,吐蕃军阵被撕开一道道缺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墀德祖赞惨白的脸色。
“快!镇压奴隶!”他声嘶力竭地怒吼,声音里透着前所未有的恐慌。
这位赞普比谁都清楚,郭子仪这一记打在吐蕃命门上的杀招,若奴隶制度土崩瓦解,吐蕃王朝的根基必将随之倾覆。
危急关头,墀德祖赞将前线指挥权交给大论,亲自率领亲卫队扑向暴动的奴隶。
“卑贱的奴才,也敢造反?”吐蕃精锐的弯刀闪着寒光,如砍瓜切菜般屠戮着手无寸铁的奴隶。
鲜血染红了雪地,哀嚎声响彻云霄。
就在奴隶们被血腥镇压震慑得不知所措时,郭子仪雷霆般的声音炸响:“拿起武器!为了自由!为了子孙!”龙武军齐声应和,声浪如惊涛拍岸。
这呐喊仿佛惊醒了沉睡的雄狮。
奴隶们赤红的双眼中燃起决绝的火焰,有人抡起缴获的弯刀,有人抓起地上的石块,甚至有人用牙齿撕咬。
他们高喊着“捍卫自由”、“为了后代”,如潮水般扑向吐蕃军队。
在这生死时刻,这些曾经的“尘埃”展现出了令人生畏的勇气。·8*1*y.u.e`s+h~u¢.\c?o,m-
他们明白,这一战不仅关乎自己的性命,更决定着子孙后代能否永远摆脱奴役的枷锁。
这份觉悟,让最懦弱的奴隶也变成了最勇猛的战士。
雪原上,一场悲壮的抗争正在上演。
手无寸铁的奴隶们以血肉之躯迎向吐蕃铁骑,宛如秋草直面凛冬。
没有铠甲护身,没有利刃在手,他们唯一的武器,是百年来积压的怒火与对自由的渴望。
战场如同无情的绞肉机。
前排的奴隶刚倒下,后排就毫不犹豫地补上。
起初是青壮年,后来连白发苍苍的老者和稚气未脱的孩童都加入了冲锋的行列。
他们枯瘦的拳头砸在冰冷的铠甲上,飞溅的鲜血将雪地染成刺目的猩红。
郭子仪紧握缰绳,作为身经百战的名将,他比谁都清楚,此刻的龙武军若分兵救援,只会让更多唐军将士白白牺牲。
三万对十万,这个数字差距太过悬殊。
“报仇!我们定会为你们报仇!”李平西的怒吼在战场上回荡。
这位铁血将军目睹着这场屠杀,胸口仿佛压着千钧巨石。
他征战半生,却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景象,那些瘦弱的身影明知必死却依然前赴后继,只为换取子孙后代不再为奴的可能。
愤怒的火焰在唐军中蔓延,每一个战士都红着眼,手中的横刀挥舞得更加狠厉。
他们用吐蕃士兵的鲜血,祭奠着那些素不相识却同样渴望自由的灵魂。
这场战役,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对抗,成为了一场关于人性与尊严的终极较量。
唐军的一句承诺,如同黑暗中的火把,点燃了奴隶们心中的希望。
这些曾被视作尘埃的生命,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珍视的温暖,有人愿意为他们报仇,有人记得他们的牺牲。
“唐军会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