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薛国观便不紧不慢地为在场的所有人讲述起了‘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纳粮’的计策。
并且条理清晰地阐述着其中的各项细节与好处。
不得不说,薛国观确实聪慧过人。
昨日听朱慈烺详细讲述了一遍之后,他便迅速领会了‘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纳粮’的精妙所在。
回去之后又梳理了一下,加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也就有了眼前的这幅场景。
等到薛国观讲完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震惊得呆立当场。
他们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所谓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之策,都堪称神来之笔!
仿佛一道曙光,直直地穿透了大明
不!
应该说是华夏几千年来税收不足的阴霾,并且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真要是按这个方法来实行的话,朝廷以后每年的税收基本上都会固定下来。
按照如今的田税标准,别说每年三千万两银子了,怕是四千万两都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正如薛国观之前所说的那样,这个计策不会给普通百姓增添丝毫额外负担,反而会减轻他们的税收压力。
而真正需要承担更多税收的,则是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士绅们。
还有就是他们这些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毕竟严格来说,他们也都位列士绅阶层。
想到这里,不少官员心中暗自咒骂起来。
这帮狗日的老东西可真够狠的!为了讨皇帝欢心,竟然想出这么个主意,这简直就是要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啊!
因为以后他们每年要承担的税收可就要大幅增加了。
此时此刻,至少有一多半的官员都在心底对薛国观等人破口大骂。
然而,他们也只敢在心里骂,却绝不敢真的骂出声来。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计策对国家而言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时候若站出来公然反对,那不就等同于公然和大明、以及大明的万千黎民百姓作对吗?
以崇祯如今的火爆脾气,说不定当场就会下令把人拉出去杖毙。
就在这时,崇祯终于又开口了,声音虽不高亢,却清晰地传遍整个朝堂。
“诸位爱卿,朕觉得薛爱卿所提之策甚妙!”
“既能为朝廷带来稳定税赋,又不加重普通百姓负担,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皆是一阵无语。
这话表面上来看是在询问他们的看法和意见,但实际上就是在警告他们!
翻译成白话就是:
朕觉得这个计策很不错,朕要马上下令推广到全国,你们的想法最好和朕一样,不然朕可就要杀人了!
于是紧接着,众大臣纷纷拱手道:
“陛下圣明,臣等以为此事可行!”
“薛阁老不愧是国家栋梁,竟能想出如此绝妙之法解决税收难题,臣等以为应尽快在全国推行。”
“陛下,臣也认为此策甚秒,理应尽快推广,如此一来我大明将有源源不断的税赋,国势必将蒸蒸日上。”
就这样,毫无悬念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这项决策同样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不过内阁的其他几位大臣此刻却面露困惑之色,彼此交换着眼色,满心皆是不解。
因为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薛国观究竟何时琢磨出这个办法的?
同为内阁大臣,他们竟然一无所知?
况且这种关乎国家税收的重大事宜,难道不该与他们这些内阁大臣共同商议吗?
这老家伙,平日里看似低调,没想到竟如此深藏不露!
一时间,其他三位内阁大臣一边恭维着崇祯,一边在心里又把薛国观骂了个狗血淋头。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文武百官,心中不由的暗自窃喜,眼中更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因为他心里明白,众人即便表面赞同这个计策,可心里指不定有多么厌恶和反对。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在心里肯定已经把薛国观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要知道本来一开始的计划可是由他这个皇帝亲自宣布这个计策的,可如今却成了内阁!
不得不说,这种不用当‘背锅侠’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