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大笔的银子进账,不过像今天这么大的,那还是第一次,你说他们能不高兴吗?
与此同时,户部尚书倪元璐正端坐在自己的正堂办公。
他的面前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账目文书,纸张层层迭迭,几乎快要将书桌完全淹没。
倪元璐手中紧紧握着一把算盘,算珠在他的指尖下飞速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伴随着键盘拨弄得越快,他的眼睛里也越发满是欣慰之色。
因为算上今天运来的银子,如今户部的拥有的银子已高达九千万两,要知道这在大明几百年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他绝对算得上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户部尚书了!
事实上本来还能更多的,因为关于欠税的归属问题,崇祯和他们这些臣子达成了一个协议,那就是欠税收上来之后一半入户部一半入内帑。
这件事情要是放在以前,倪元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毕竟欠税可是税款,按道理来说本来就应该归于户部,从来就没有归于内帑的道理。
但是很明显,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崇祯的声望和权利那简直可谓达到了顶峰,根本没有人敢违抗他的旨意,所以倪元璐也就只能答应下来了。
但不得不说,这笔银子的数量还是大大超过了他的想象。
要是等到天下所有的欠税全部都收上来的时候,倪元璐真的很难想象到底会有多少。
到时候恐怕国库都要装不下了!
想到这里,倪元璐的嘴角又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有钱就是好啊!
与此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也不能再耽误了。
那就是前往太庙祭祖。
之前辽东大捷的时候,回京之后本应立即前往太庙祭祖,告慰列祖列宗。
然而,因为南方的士绅们偷税漏税,导致朱慈烺要对他们提前下手,所以耽误了这件事情。
不过事到如今,实在是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因为从辽东带回来的人头已然无法在保存下去了,即便使用了大量的盐巴和石灰,这些人头还是逐渐开始腐烂,并且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那气味几乎弥漫了整个存放之地,急需尽快处理。
而作为主祭品的孔有德、鳌拜、岳托,这些日子被关押在大牢之中也早已是半死不活。
若是再拖延下去,他们恐怕都要一命呜呼了。
所以崇祯和朱慈烺商议了一下之后,最终决定还是尽快完成太庙祭祖的仪式。
礼部接到旨意后,瞬间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礼部尚书王家彦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因为他深知此次祭祖意义重大,乃是崇祯朝第一次大胜之后的祭祖,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所以接到圣旨之后,他立刻召集礼部的官员和钦天监的官员们迅速展开商议。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在五天之后举行祭祖大典。
而祭祖的前期筹备工作繁杂且精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容不得丝毫差错。
首先所有人都要进行斋戒准备。
祭前三日,崇祯便移居到了斋宫之中。
太常寺卿则率领属官,每日三次准时前来奏报筹备进度,确保此事不出现任何纰漏。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便到了祭祖的日子。
天色方才蒙蒙亮,整个京城已然被紧张而庄重的氛围紧紧笼罩。
街道上一片死寂,万籁俱寂,偶尔能听闻远处传来几声更夫敲梆子的声响,在这静谧的清晨中显得格外突兀。
而崇祯和朱慈烺早早起身,在宫女和太监们的伺候下,精心穿戴好祭祖的服饰。
崇祯身着十二章衮冕,那衮冕堪称华丽至极,上面绣着日、月、星辰、山、龙等精美图案。
这些图案栩栩如生,仿若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神秘力量,淋漓尽致地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就连朱慈烺亦穿着太子专属的祭祖衮冕,虽说在规格上较皇帝的衮冕稍逊一筹,却也庄重肃穆、得体大方。
他的衮冕之上绣着精致纹,佩戴着象征太子身份的配饰,整个人倒也显得气宇轩昂。
周皇后虽不能一同前往太庙祭祖,却早已带着一众女眷来到宫门口送别。
此时的周皇后眼神中满是关切,温柔地看着崇祯和朱慈烺轻声说道:
“陛下,此次祭祖意义重大,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