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楚云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眉头紧锁。
“三叔,”林芷柔轻声开口,“您还有什么担心的事情吗?”
楚云仲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去。堂屋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茶水渐渐冷却的轻微响动。
“星河媳妇,”楚云仲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迟疑,“要不这事还是算了吧。”
“为什么?”林芷柔在他对面坐下,目光温和地注视着这位年过四旬的长辈。她注意到三叔的衣领已经有些发旧,布料泛着淡淡的灰色。
楚云仲叹了口气:“你们刚在城南置办院子,已经花了不少银子。再说开私塾也不是小事,需要的银钱......”
“三叔是担心银钱的事?”林芷柔打断他的话,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珩氏这时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端着一盘刚蒸好的点心。她放下点心,在楚云仲身边坐下:“老爷,您就别推辞了。这么好的机会......”
“是啊,”林芷柔接过话头,“三叔您一直想找点事做,开私塾最适合不过。您的学问这么好,教书育人最合适。”
楚云仲的手指在茶杯上停顿了一下:“可是......”
“三叔,”林芷柔往前倾了倾身子,“您还记得当初帮我们的那一百五十两银子吗?那时候我们举目无亲,是您第一个对我们伸出援手。”
提起往事,楚云仲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娘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林芷柔继续说道,“现在我们总算有些起色,也该报答三叔的恩情了。”
珩氏在一旁擦了擦眼角:“柔柔,你这孩子......”
“再说了,”林芷柔露出一个俏皮的笑容,“三婶的话本子现在可是城里最抢手的。每一本都能赚不少银子,您说是不是?”
珩氏脸上泛起红晕:“哪有那么夸张......”
“三婶太谦虚了,”林芷柔笑着说,“上个月光是《玉燕笺》就卖了两百多本,这个月《玉面郎君》更是供不应求。”
楚云仲看了看妻子,眼中闪过一丝骄傲。
“老爷,”珩氏握住丈夫的手,“城南这边适龄的孩子不少,肯定有人愿意送孩子来读书。咱们要是买了院子,还能把老宅那间屋子让给二嫂住。这样老夫人也会同意的。”
楚云仲陷入沉思。堂屋里又安静下来,檐下的风铃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
林芷柔看着三叔紧皱的眉头,知道他在犹豫什么。这么多年来,楚云仲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突然要借这么多银子,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三叔,”她轻声说,“做事业哪有不投入的?只需全心投入,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您看我们,当初不也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