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红尘
第一章 云阶月地
南天门外的云海翻涌如浪,鎏金的门柱在九霄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三^叶-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张兴东站在白玉阶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暗绣的星辰纹,听着身后太白金星捧着玉简,一字一句地念诵今日的天庭要务。
“……西王母寿宴将届,瑶池已备下三千蟠桃,只是东海龙王昨日递上文书,言及海底异动,恐惊扰了宴前的水族仪仗……”
他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目光却越过翻腾的云海,落在下方那片被称为“人间”的苍茫大地上。那里有炊烟袅袅,有车水马龙,有他执掌三界万年来,始终未能完全理解的喧嚣与鲜活。
“陛下?”太白金星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张兴东收回目光,眉宇间那点不易察觉的恍惚瞬间敛去,又变回了那个威严端方、不怒自威的玉皇大帝。“东海之事,令天蓬元帅率水师巡查,务必确保瑶池宴无虞。”他的声音清朗,带着玉石相击般的质感,每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太白金星躬身应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玉帝鬓角——那里有一根极淡的银丝,藏在乌黑的发髻里,像是昨夜星辰不慎坠落的碎片。
谁也不知道,这位统御三界、万古长青的天帝,近来总在午夜梦回时,听见一阵细碎的银铃声。那声音清脆得像山涧泉水,带着人间江南的湿润水汽,一下下敲在他沉寂了万载的心湖上。
这日处理完凌霄殿的政务,张兴东没有回紫微宫,反而化作一道流光,悄无声息地坠向人间。他选了一处江南水乡,正是暮春时节,青石板路被细雨打湿,倒映着两旁粉墙黛瓦的影子。穿街走巷的小贩吆喝着“杏花糕”,卖花姑娘的竹篮里盛着沾露的蔷薇,空气里浮动着草木与泥土的清香。
他站在一座石桥上,看着乌篷船摇着橹从桥下穿过,艄公的号子混着船头女子的轻笑,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就在这时,那阵熟悉的银铃声又响了起来。
他循声望去,只见桥边的柳树下,站着个穿月白旗袍的姑娘。她手里提着个竹编的食盒,发间别着支银质的梅花簪,走动时,簪子上的细链便晃出细碎的响。她正仰头看桥边的杏花,指尖轻轻拂过垂落的花枝,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温柔的阴影。
“这枝开得最好,能帮我折一下吗?”她忽然转过身,目光落在张兴东身上,带着几分自然的熟稔。
张兴东愣住了。他见过九天之上最华贵的仙葩,见过瑶池里万年一谢的金莲,却从未见过这样生动的景致——细雨沾湿了她的发梢,眼底盛着整个江南的春色,连带着他万古不变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他抬手,指尖微动,那枝最盛的杏花便轻轻落在他掌心。递过去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指,温软的触感像电流般窜过,让他几乎要维持不住人形的稳定。
“多谢。”她笑着接过,将花枝插进食盒的缝隙里,“我叫苏梓怡,就住在桥那边的巷子里。看先生面生,是来这边游玩的?”
“张兴东。”他报上自己在人间行走时用的名字,声音竟有些微的干涩,“路过此地。,狐?恋·文¨学/ .更·新`最′快′”
“那可得尝尝巷尾李婶的桂花糖粥,”苏梓怡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星子,“她熬的粥,甜而不腻,桂花味特别浓。”
她说话时,风卷着雨丝掠过,吹起她旗袍的一角,露出皓白的脚踝上系着的红绳。张兴东的目光落在那红绳上,心头莫名一紧——那红绳的样式,像极了他万年前遗失的一块凤纹玉佩上的穗子。
“我还有事,先走啦。”苏梓怡朝他挥挥手,提着食盒走进雨巷深处,银铃声随着她的脚步渐渐远去。
张兴东站在桥上,直到那声音彻底消失,才缓缓握紧了拳。掌心还残留着杏花的清香,以及那片刻的温软触感。他抬头望向九霄,云层深处的天庭依旧庄严,可他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第二章 凡尘烟火
自那日石桥初见后,张兴东便常常来江南。有时化作寻常书生,坐在苏梓怡家对面的茶馆里,看她坐在窗前绣手帕;有时化作挑货郎,在巷口吆喝着走过,听她隔着门跟母亲撒娇;有时什么也不做,就站在那棵杏花树下,等她提着食盒走过,说上一两句话。
他知道了她是苏记绣庄的少东家,母亲卧病在床,父亲早逝,全靠她一双巧手支撑着家计。她绣的鸳鸯戏水图,在镇上颇有名气,订做的人络绎不绝。他也知道了她喜欢在清晨去河边浣纱,喜欢在傍晚搬个小凳坐在门口看夕阳,喜欢收集各种好看的石头,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