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还是洪武爷口中的与百姓共天下吗?”
“治国之道,自古都是藏富于民,富民才能强国,民不富则国不富;我大明自立国,商贾富,士绅富,皇亲国戚,世袭勋贵皆可富,就是不富百姓?这是什么道理?”
朱瞻墡说到最后,也是一脸悲哀。
立国之正,莫过于明。
可一想到大明的结局。
生于理想,死于人欲!
何其悲哀?!
此时的朱瞻墡心态彻底融入了朱家子孙之中。
他侃侃而谈,直抒胸臆。
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姚广孝都听得呆住了!
朱瞻墡左一句资本家,右一句百姓苦。
骂骂朝廷,说说百官。
最后更是直言:
——愿挽天倾!
姚广孝不知道听了多久。
当朱瞻墡说完的那一刻。
他站起身来。
面朝朱瞻墡拜了三拜!
“老衲妄为国师,虚度光阴人生半载,今日得听监国一席话,胜过我佛如来三宝妙言,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此时屋内的朱棣,也站起身来。
又激动又兴奋!
又复杂又挣扎!
小五,就是最好的人选!
甚至不需要他来继承他爹的班,而是应该直接由他来继承大统。
“唉,不急,不急!”
朱棣安抚住自己激动的心。
以免被屋外的小孙子注意到。
朱瞻墡淡然一笑,看着冲着自己拜服的大和尚道:
“我大明也就比前朝多了一些民族大义罢了,若真想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这路可比当年玄奘西游还长!我已贵为监国,别无所求,但求执政为民,推行新法,可……
话音一转,朱瞻墡故作为难道:
“可孤功低德薄,手底下缺乏人才呀!而且本殿下眼前就有一桩影响大明未来,天下命运的大事,必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大学之士才能办妥!”
朱瞻墡这话一落地!
姚广孝就眼前一亮!
朱瞻墡很快捕捉到姚广孝眼中细微变化,当即面朝姚广孝拱手一拜,
“小子冒昧,请大师出山助我——!”
“这……?”
朱瞻墡的每一句话,听在姚广孝的耳里,都是令他要深思几许的!
说是振聋发聩也不为过!
这时,朱瞻墡接过丁白缨端来的一碟水果。·k+u!a.i·k·a.n!x!s¢w?.¨c,o·m¢
也不着急姚广孝的回答。
因为他深知,姚广孝这样的人,比谁都想要成就出青史留名的伟业,不然也不会鼓动朱棣造反。
“白缨,取种子来。”
“好的,公子。”
丁白缨将两小袋种子交到朱瞻墡的手中。
朱瞻墡就将它们放到面前的桌上。
“殿下,这是?”
姚广孝看着桌上两小袋种子。
神情疑惑。
“大师,这就是我要你帮我助我的事,虽是一个小忙,但足够大师留神农之名于万世!”
“什么?!”
姚广孝满眼震惊!
留神农之名于万世?
那可是圣人啊!
姚广孝看着面前的两小袋种子,“监国殿下,这不就是普通的稻谷和小麦的种子吗?”
“大师细看。”
朱瞻墡道。
这时,一侧的客房,那一扇窗户悄悄往上抬了一些。
显然有人在暗中观察。
姚广孝定睛一瞧,再拿起来细细端详。
随后眼睛忽然瞪大!
咦~!
这种子颗粒不像是任何一种他所见过的种子。
这种子颗粒太饱满了!
甚至颗粒都有些太大了。
这真是中原之物?
姚广孝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稻谷种子和小麦种子!
“监国殿下,这种子颗粒饱满到如此匪夷所思……真是见所未见,自古农桑典籍里也未曾记载过这样的种子!”
姚广孝说着,又凑近鼻子闻了一闻。
又尝了几颗。
更难掩震惊!
“怪!这稻米和小麦竟还是新鲜的,以此来播种,效果远胜陈年!”接着,姚广孝看向朱瞻墡,“不知道,殿下意欲何为,还请直说无妨。”
“呵呵,我要大师出山相助,就是想要你帮